优秀中学语文教学实录范文
语文素养对于职场成长和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也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我和社会。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优秀中学语文教学实录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优秀中学语文教学实录范文(篇1)
昨天我们分析了两首婉约派的作品,今天我们一起分析下剩下三首豪放派的作品。
其实上,婉约派与豪放派并不都是绝对的!
比如婉约派的典型代表人物李易安李清照,她曾经就写过一首诗非常豪放的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非常豪放是不是,我们根本就看不出来是这样一个多愁善感,人比黄花瘦的纤弱女子所做!
所以啊,我们看问题要一分为二。
但大体上婉约派和豪放派的界限还是非常鲜明的,所以大家也不要害怕!
好,我们一起读一读今天的这三首豪放派词作!
大家读得很慷慨激昂,唾沫横飞,好啊,有豪放的味道出来了。
还是按照上节课的老规矩,这三首词也是可用一个字概括。
好,不错,一些同学都记得,是愁字,对不对?
愁,我们再来看看三首里面,哪首更愁?找出具体证据,说出观点和理由哦,胆子大些,来!
好,这位同学找到一处了: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将军的头发都白了,士兵们天天泪流满面。是这样翻译吗?
呵呵,老师觉得不对!难道就将军有白发,士兵就没有?难道就士兵流泪,将军就不会流泪?
所以啊,这句话的翻译是将军和士兵头发都白了,将军和士兵都流泪了!
大家说,像这样的修辞手法我们学过吗?
学过,当然学过,这叫什么啊,
这就是互文!两句话里面可以相互交替使用的。譬如有同学说的木兰诗里有没有啊,有对不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如果按字面解释是将军百战后全部都死了,没一个活着,而士兵们一个都没事,全部都活着回来了,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打仗如果打成这种状况,那才真见鬼了,是不是?呵呵!
那应该怎么理解,应该是将士们经过百战,九死一生,有的战死,有的凯旋归来了。是将士们,将军和士兵都有,他们各有死的,各有活着回来的!
再来一个最典型的互文,叫:战城南,死郭北!这句话怎么翻译?
难道要翻译成:在城南打战,死在城北?在南边打战却死在北边,诈尸了不成?
所以,应该怎么翻译啊:战城南,死城南。战郭北,便死郭北!
明白没有?这就是互文。
我们接着回来看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句。头发都白了,士兵们都泪流满面了,愁不愁啊?
很愁啊,对不对!哪位同学再说说,哪首更愁?
优秀中学语文教学实录范文(篇2)
第一板块:文意理解
师:一上课我就感受到大家青春的热情,让我们带着这种热情完成这节文学欣赏课。
(出示)(两个任务:文意理解 课中比读)
师:文意理解,这个很简单,说说《孔乙己》阅读的初步感受。思考一下,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
生1:首先是社会炎凉、群众的麻木、科举的罪恶。
师:前面应该有一个总说,“我觉得——”
生2: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趣,孔乙己就是一个笑料,作者写孔乙己的遭遇是对封建社会的抨击,说白了,揭示了社会的丑陋和科举的罪恶。
师:孔乙己是谁的笑料呢?是看客们的笑料。建议不要用太随意的口语,“说白了”。
生3:我体会到孔乙己是可有可无的人,在这个社会上没有地位。
师:他既不是长衣帮,也不是短衣帮,是一个可怜的社会边缘人物。“可有可无”这个词概括得很好。
生4:我通过孔乙己的遭遇,感受到了社会炎凉。
师:这个发言切入到文学作品的范围来了。刚才我们谈的是初步的感受,这是一篇小说。讲一点东西:《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最喜爱、最满意的作品之一。他说:“创作此文,意在描写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这是20世纪文学史上最经典的短篇小说之一。孔乙己本身有弱点,正因此,他遭遇了许多令人同情的变化。
(出示)(《孔乙己》是运用“儿童视角”来编排故事、塑造人物的小说。小说以咸亨酒店小伙计的口吻,讲述他眼中的孔乙己的凄惨遭遇。)
师: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文章是用“儿童视角”写的?
生:《最后一课》。
师:师啊,小弗朗士的眼睛就是儿童视角。还有《社戏》《我的叔叔于勒》等等都是如此。
师:(出示)(《孔乙己》巧妙地进行“场景设置”,在“咸亨酒店”让孔乙己“出场”“退场”,子这个场景里集中地表现人物、叙述故事。
同学们,《最后一课》场景在哪啊?(在教室)你看,马上触类旁通了吧?教室就是场景,那么《社戏》的场景在哪?(在船上)很好啊,知道了场景。
师:(出示)(《孔乙己》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表现文中的重要任务孔乙己和丁举人。文中对丁举人的描写就是虚写。对孔乙己的叙述中也有虚写的内容,如听人说。
师:(出示)(《孔乙己》从丰富深刻的“角度”叙写了孔乙己的故事,对他与酒店的关系,对他的“偷”的描写,“手”的描写,“脸色”的描写,对众人的“哄笑”的描写,我们都可以进行专门的欣赏。)这篇文章的文章价值就在于多角度、多线条描述孔乙己的变化。
师:(出示)(专家评述:小说突出地从三个方面表现了孔乙己的人物特征:长衫,语言,手。长衫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语言直接呈现人物的文化背景,手的不同阶段的功用隐喻孔乙己的人生命运。
第二板块:课内比读
师:鲁迅先生的文章,有不少是可以用“课中比读”的方法来进行品读欣赏的。如《从百草园草三味书屋》《雪》《故乡》《闰土》等。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对比,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对比,故乡的从前和今天对比,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对比……《孔乙己》同样能够这样,请把视线落到4、11段。通过细致之处的对比来感受孔乙己的变化。
师:比如,孔乙己拿钱的动作,开始是排,而后是摸。请从两段中找出细微的地方,然后阐述表达了什么?动笔。先画下来,再分析、旁注。活动时间,五分钟。
(生写)
师:将见解写在书中,自己欣赏,各自表达,可以举手了。
生1:我从孔乙己之前“身材高大,青白脸色”到后来的“又黑又瘦”可以看出:孔乙己的命运变化和丁举人的残暴。
生2:我从孔乙己的外貌变化,以及他之前与人争辩,但最后用哀求的眼神说:“不要取笑。”可以看出,孔乙己已经不争辩了,说明孔乙己内心已经没有尊严了。
师:已经没有自尊了。心理防线完全没有了,你分析得很好,孔乙己的巨大变化,不仅是身体方面的。
生3:孔乙己以前是“穿着长衫”的,看得出他内心轻视劳动人民;后来孔乙己穿着“破夹袄”,看得出他的身心遭到了严重的摧残。
师:象征身份的长衫永远不见了,如何不见?有许多空白,让我们思考。
生4:孔乙己以前站着喝酒,现在却只能坐在地上喝酒了。说明他的人生已经很凄惨了。
师:注意,这个对比牵动着我们不好的心情。他的双腿被打折了,永远站不起来了。
生5:孔乙己以前总会搪塞别人的嘲笑,现在却只是哀求。
师:这位同学非常锐利。象征身份的长衫没有了,语言也彻底摧毁了,命运巨大的变化带来了他的两个巨大变化。
生6:我从孔乙己掏钱由“排”变成“摸”,说明他以前付钱是分文不少的,是规矩的,带着点炫耀,而现在已经很落魄了,不但赊账还不了,一碗酒钱也不够。
师:“排”带点炫耀,带点童趣,这样对比是有表现力的。
生7:以前孔乙己是在酒店里喝酒,但是现在却只能在门槛外边。天气冷,不进屋,是因为心里不想再被人嘲笑。
师:这个分析太深刻了!原来喝酒会争辩,为自尊反驳,但现在他悲惨地坐在外面,无法站立,令人揪心。
生8:孔乙己以前与掌柜聊天,现在一话不说就走了。因为他已经没有了尊严。
师:这可能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碗酒了。
生9:以前,他要两碗酒和一碟茴香豆,现在他只要一碗酒。
师:对,他什么都没有了,只有四文大钱。
生10:他以前还会争辩,现在喝酒根本不理会嘲笑。现在只是用极低的声音,哀求不要取笑。我看出了他身体极其虚弱,不乐观,不从容。
师:这是孔乙己第一次撒谎,他的腿断了。请关注“秋风过后”到“换上棉袄”了这一段,这是环境描写,这里为何要关注到天气的内容?
生11:增加了悲凉的气氛,反衬穿破夹袄的凄凉。
生12:天气冷了。但孔乙己依然来喝酒。可呢个是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了,想喝最后一碗酒。
师:发现得真好啊!这就是环境描写的魅力。
师:这样小结一下。
第4段 第11段
孔乙己的出场 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于退场
正常 残疾
伤痕 断腿
长衫 夹袄
青白脸色 黑色的脸
眼睛大大的 哀求的眼神
师:还有,时令、语言、语气、动作、形貌、姿态、酒量、钱数、手的用途……这些对比,把精神和肉体受到了巨大摧残的孔乙己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激起了人们深深的思索。——思索孔乙己的命运及命运告诉我们的道理,也许就是个人原因,也许是社会原因。
师:刚才大家阐述得很好,唯一不足的是手的用途阐述得不够到位。写字的手、读书的手、喝酒的手、数钱的手、被吊起来的手、爬走的手……写尽了孔乙己的性格命运变化。
第三板块:小结
师:学习小结。“比读”是一种优秀的阅读方法,有“比读”必有“反复”,有“比读”必有细节,有“比读”必有“深入”,比读既能训练阅读的能力,也能培养思维能力。这节课我们进行了文章的理解,进行了“课中比读”,感谢同学们精彩的发言,谢谢!下课
优秀中学语文教学实录范文(篇3)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现在是课前三分钟活动时间。请轮到今天登台的同学上来。
生:尊敬的老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朗读一篇短文,它的题目是《生命无草稿纸》。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没过多久,我的字进步很快。父亲很惊奇,去问那书法家朋友。他笑而不答,只在纸上写了一个“逼”字。父亲顿悟:这是让我因惜纸而逼迫自己写好字。
的确,平常的日子总会被我们不经意地当作不值钱的“废纸”,涂抹坏了也不心疼,总以为来日方长,平淡的“废纸”还有很多。实际上,这样的心态可能使我们每一天都在与机会擦肩而过。
记得有一则谚语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想过河,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帽子己在那边,你别无选择,只能想方设法地过河。正是有了“逼迫”,人才会尽全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兵家所谓“置于死地而后生”也是这个道理。
生命并非演习,而是真刀真枪的实践。生活也不会给我们“打草稿”的时间和机会,人们一页页漫不经心或全心全意写下的“草稿”,都会成为人生无法更改的答卷。
(大家静静地享受这美文……)
师:确实,生命并非演习,而是真刀真枪的实践,希望我们能过好、过充实每一天。请大家用掌声感谢这位同学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精神享受,谢谢。
师:今天这节课的任务是学习课文第10、11段,理解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师:我们先来分角色朗读第10段。(两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进行朗读)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点评一下刚才三位同学的朗读。
生:我认为三位同学朗读得不错,语气上能够体现出掌柜和酒客对孔乙己冷漠,体现酒客对丁举人的敬畏,特别是读到“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句话时声音颤抖更能体现对丁举人的敬畏。
师:好,点评得不错。
师:(出示幻灯片)现在我们围绕着第10段,完成下列问题。形式是分组进行抢答。
生:我们回答第二题:“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这句话透露了丁举人的心狠手辣,非常残忍。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从上文可以知道,孔乙己不是大盗,只是小偷,偷的仅仅是书呀、纸、笔之类的小东西,他去丁举人家偷东西也只是偷小东西,而丁举人把他抓住后打一下也就罢了,可是却打了大半夜,而且打折了腿,可见丁举人的心狠手辣,非常残忍。
师:说得太好了,给点掌声鼓励。
生:我们小组回答第一题:“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句话透露了丁举人是一个有权有势,凶狠霸道的人。
师:何以见得?
生:从“竟”字可以看出,孔乙己会偷到丁举人家去是自己发昏,出乎大家的意料。还有“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句话的语气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丁举人的敬畏之情。
师:分析得好!
生:我们组回答第三题:酒客与掌柜的对话,反映了当时人心之冷漠,侧面写孔乙己的遭遇,丁举人的残忍,心狠手辣。
师:现在仅剩第四题了,哪个小组能回答这个问题?
师:这问题由老师来回答:正是读书人出身的丁举人置孔乙己于死地,作者设计这样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当时科举制度造成了两种读书人,少数爬上去的成为残酷的压迫者,多数爬不上去的成为悲惨的牺牲品。读书人为追求功名而苦读经书,不过是拿经书作为敲门砖,一旦爬上去,就根本不讲仁义道德,就是残酷的统治者。因此,作者设计这样的情节是尖锐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本质和罪恶。
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11段的内容。我们还是来进行分角色朗读,一位同学扮演孔乙己,一位同学扮演掌柜,一位同学读陈述部分。
师:三位同学已经朗读完课文,请同学来点评一下。
生:难为那位同学,这么一个阳光男孩,要读出孔乙己那饿得有气无力的语气,我觉得他们读得相当不错。
师:这位同学的点评很好,而且使用了一个很时尚的词“阳光男孩”。
师:下面我们研读第11段。上一段我提出问题大家思考回答,这一段由大家来研读、质疑、剖析。研读这一段要能说出记叙的几个要素,还要能运用比较阅读法,将此段与孔乙己第一次出场的情景对比着研读。下面属于我们的自由学习、发问、讨论时间。
师:时间到,等一下同学们把自己四人小组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先请第7小组的同学说出本段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生:时间——中秋过后的一天的下半天;地点——咸亨酒店
人物——孔乙己、掌柜;事件——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形。
师:再请第4小组的同学找出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时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比较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的情景。
生:我们小组制作了一张表,通过投影机就可以展示。投影机展示。
师:请同学们想想孔乙己前后两个细节动作描写的动词“排”、“摸”各自好在哪里?请一位男同学来表演一下。
一男生上台,用九个硬币作道具。表演“排”字时,只见他把九个硬币一个一个仔细地摁在桌上成为一排,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表演“摸”时,他分别从四、五个口袋里摸了很久才凑齐四个大钱放在桌子上。
师:感谢这位同学的精彩表演。
现在大家可以更加形象地理解“排”和“摸”这两个动词好在哪里了。“排”体现了孔乙己在只花四文钱的短衣帮面前的得意炫耀的神情。“摸”体现了孔乙己生活每况愈下,穷困潦倒的情形。下面我们开始质疑。
生:请问“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除交代时节气候外,还有什么作用?
生:写晚秋的凉意,给孔乙己的末路更增加一种悲凉的气氛。
生:写小伙计“靠火”和“穿棉袄”有何用途?
生:说明天气寒冷。
生:我来补充,说明天气寒冷,反衬孔乙己只穿一件破夹袄的凄凉。
师:补充得好!
生:掌柜一见孔乙己即讨债,仍然和平常一样取笑,这体现了什么?
生:表现掌柜的唯利是图。
生:表现掌柜自私冷漠,毫无同情心,看见孔乙己这样了还只关心他的钱。
生:通过孔乙己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出孔乙己怎样的性格?
生:可以看出孔乙己爱面子,自欺欺人,迂腐麻木。明明腿是被打断的,却硬说是跌断的。
生: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哪一个词最能体现人心冷漠,社会无情?
生:“笑”字。
师:我们的讨论、质疑到此结束。老师来总结一下,第10、11段这两段文字,先从侧面描写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的遭遇,再从正面描写孔乙己身残气微,不复聊生的惨状。孔乙己到了这个地步,赏柜等人仍然拿孔乙己来取笑,这种笑声越发显得悲凉,更表明当时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令人窒息的地步。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相当不错,希望以后再接再厉。
师:下面布置今天的作业:完成课文练习二、三题。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