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之国名师教学实录
牧场之国名师教学实录【精选4篇】
教学实录是记录教师授课过程及学生反应的工具,是帮助教师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提高的重要手段。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牧场之国名师教学实录,供大家参考学习。
牧场之国名师教学实录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4.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
2.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
难点是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知荷兰,激发兴趣
1.#课件#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我带大家飞越重洋,做一次跨越国际的长途旅游。请欣赏
2.出示一组荷兰的风光图片,根据画面内容简要地介绍荷兰。
(主要了解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特点)
3.听了我的介绍,你了解到了一个怎样的荷兰?
4.教师:是的,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齐读。
二、检查预习
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朗读课文,体会牧场之国的韵味
1.学生默读课文,看看“牧场之国”哪些地方最吸引你,一边读一边做记号。
2.在小组内交流感受,并读出感受。
3.全班交流。随着学生的回答,朗读相关的内容,随机教学2~5自然段(以第二自然段为例)。
这个自然段主要写牛
(1)在这一段里你还看到了什么?除了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的牛,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牛?
随机朗读理解相关句子,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如:“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无比尊严。”
(2)师小结。
这么多各种各样的牛,这么多神态各异的牛,难怪,作者写到──齐读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花牛。”
指名读。你为什么这么突出“全是”这个词?
(3)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争取情境再现。
以同样的方法,随机教学其它自然段。
四、总结升华,重点感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读完课文,我完全同意这真的是个牧场之国。却对文中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这一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不理解。这句话文中出了几次?(2、3、4、5自然段各一次。)
难道说,以郁金香而闻名的“花之国”就不是真正的荷兰了?难道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而运河纵横交错的“水之国”就不是真正的荷兰了?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这句话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大家再次回顾课文,结合插图,静下心来想一想。
2.交流。
师引导:作者不是否认“花之国”、“水之国”是真正的荷兰。他是通过这样的句子,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被为“牧场之国”的荷兰的深深的喜爱与赞叹。这份喜爱与赞叹,全都融在了这四次出现的“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一句话中了!而这四句话分别出现在不同的自然段中,作者所赞叹情象又各不相同。
3.指导朗读。
让我们与作者一起来表达对牧场之国这份深深的喜爱与赞叹!
五、积累运用,布置作业
1.摘抄好词佳句。
2.查资料,仿写荷兰,如:水之国、花之国、风车之国。两项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其一。
板书设计:
22牧场之国
碧绿草原、黑白花牛
成群骏马,膘肥体壮
绵羊猪群,悠然自得
晚霞满天、牛羊歇息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牧场之国名师教学实录精选篇2
教学重点:
1、通过揣摩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田园风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体会文中语言的表达效果。
2、初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魅力。
教学过程:
一、语言导入,激发兴趣
师:读了课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发挥想象,简单描术牧场之国在自己脑海中形成的画面。)
(意图:“望文生义”这一学习方法,对于语文,尤其是描写景物和场面的语言文字来说尤其重要。通过对题目的想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2、师:你能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吗?(提取关键词语:辽阔美丽、悠远宁静、马牛成群)
(意图: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中段语文教学的重点。该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师:真正的荷兰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请把课文中你认为特别美成印象特别深的句子画出来,用已经掌握的读书方法,多读几遍,细细感受荷兰的独特魅力。
1、学生自由默读,品味课文,教师巡视
2、引导不家务事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想机指导朗读精彩语段
出示句子:牛群吃草时---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你喜欢牛犊还是老牛?你会把它们比作什么呢?
(意图:结合对比喻句的学习体会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
出示语段:最后一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意图:在自读自悟,交流讨论这一教学 环节中,语段的出现由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现。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两点:一是运用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来读书;二是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从中汲取自己有用的知识,借鉴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指导朗读时,主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和准确合理想象画面。
3、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发现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告诉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四、观看画面,领略牧场风光
就让我们跟随画面去领略那迷人的牧场 风光吧。(辽阔无垠的草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同声赞美牧场之国
此时,你想用自己的话来赞荷兰吗?
2、和作者对话,体会写法
作者的千言万语在课文中汇成一句话,你发现了吗?
课文中的这句话像一钉清新的线索,将课文的各个自然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意图: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线索。)
五、拓展延伸,领悟中心
1、引导学生介绍荷兰的其他特点?
2、同声赞美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牧场之国名师教学实录精选篇3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争取读出8个生字以及“模样”等多音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文中重点语句,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草原、动物与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教学重点:
1、通过揣摩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异国田园风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体会文中语言的表达效果。
2、初步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魅力,理解为什么课文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过程:
一、语言导入,激发兴趣。
1、 师: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许多美丽的国度,他们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有的风景如画让人陶醉,有的气候宜人使人流连,有的历史悠久引人入胜,有的风情独特让人难忘。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就将去了解一个可爱的国度,请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牧场之国》,齐读课题。
2、师:“牧场”是什么意思?(生答),读了课题,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发挥想象,简单描述牧场之国在自己脑海中形成的画面)
3、师:你们的想象是多么美妙,让我们带着对牧场之国的向往,走进课文吧!
(设计意图: “望文生义”这一学习方法,对于语文,尤其是描写景物和场面的语言文字来说尤其重要。通过对于题目的想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为在后面学习中,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这一设计巧妙吸引学生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来了。)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生字课件:镶嵌、骏马、公爵、模样、羊圈、牲畜、仪态端庄、膘肥体壮、辽阔无垠、悠然自得(挑生读,说发现了什么?)
2、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可以请教课本中一位小老师,你们找到它了吗?没错,就是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
3、出示阅读提示:这篇课文描写的是有着“牧场之国”美誉的荷兰,那里的田园景色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在阅读中去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下来。(请学生读)
4、谁能说说这个导语告诉我们该怎么学习这篇课文呢?(生回答)
5、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挑生回答)
过渡:看来,牧场之国给大家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你知道牧场之国是哪个国家吗?(荷兰)。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有一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是哪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师板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请你把这句话快速找出来并画一画。
(设计意图: “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中段语文教学的重点。该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来自于学生的发言,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上的自信心,教师还可以通过板书的内容引导学生要善于运用准确的词语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交流体会,感悟美景
过渡:那么真正的荷兰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把课文中你认为特别美的或者让你印象特别深的句子勾画出来,运用已经掌握的读书方法,多读几遍,把自己的感受或体会写下来,去细细感受那真正的荷兰的独特魅力吧!
(一)生小组合作读课文,画出句子
设计意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潜心读书是学习语文重要的方法,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读书,潜心读书,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二)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读书感受与我们分享?暂时没发言的同学请认真倾听,想一想:别人的感受和你完全一样吗?你有没有更精彩的观点和更独特的感受吗?(挑生说)
预设一:(师出示课件)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花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
(1)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牛的种类繁多)
(2)谁能读读这句话?谁能读出牛种类繁多的词语?我们一起来叫叫牛的名字(齐读)
预设二:(师出示课件)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1)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牛的神态)他们可能在思考什么呢?(发挥想象力)
(2)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用你的声音、表情读出牛儿吃草的专注?
(3)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了牛的神态各异?
师:是啊,作者分别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牛儿的神态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4)指导朗读:谁愿意用朗读来表现出牛儿的优雅和尊严?(挑生读、齐读)
预设三: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1)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说理由(体会到牛多、草原大)
(2)指导朗读: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你抬头往前看,你看到的是,生读————; 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你转身往后看,你看到的是,生读————
师:这么多种类的牛,这么多神态各异的牛,怪不得作者会说,生读———————
总结:在这样碧绿的草原上,生活着这样一群神态各异的牛,(板书:花牛成群)好一个牧场之国,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生齐读)
师:我们继续交流,还有没有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预设四:(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挡着的运河……主人和公爵。
1、师:谁愿意展示自己的朗读?为什么喜欢这句话?(感受到骏马在草原上的自由自在)
2、你从哪儿感受到的?现在你就是这样一匹马,能不能读出马的自由自在呢?
3、指导朗读:在这样一个动物王国里,他们是主人、是公爵,是何等的尊贵呀!让我们一起来领略骏马飞驰的英姿(播放图片),能不能读出骏马无拘无束飞驰的情景(生齐读)(师相机板书:骏马飞驰)
小结:这么美的一幅画面,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读: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预设五:(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白色的绵羊……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生回答)
2、给赞许换个近义词。(称赞、赞赏)想象它们可能会赞许什么呢?
3、同学们,让我们把文字化作富有韵律美的诗,(出示课件)
白色的绵羊,
悠然自得。
黑色的猪群,
不停地呼噜着,
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成千上万的小鸡,
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
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
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动物们在这儿生活的非常舒适,你们能用声音和表情表现出他们的安闲舒适吗?(带感情齐读)
小结:多悠闲的绵羊,多欢乐的猪群,多安闲的小鸡和长毛山羊,动物安闲(板书),在这里,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怪不得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预设六:出示课件:第五自然段
过渡:白天的.牧场那么的辽阔美丽,夜晚的牧场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师配乐读)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边听,一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师:如果,你此时就在这宁静的牧场上,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让我们带着憧憬与向往,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现出牧场上的宁静之美吧!
总结:多么和谐、宁静的一幕啊!(师板书:万物沉睡)难怪作者又一次赞叹道:(齐)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四、总结升华,体会写法:
1、师引导:出示四幅图引读:在碧绿草原——花牛成群,在无垠原野——骏马飞驰,在动物王国——动物安闲,在寂静牧场——万物沉睡。高大的风车,迷人的郁金香,辽阔的牧场告诉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生动优美的课文告诉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让我们满怀着赞美之情告诉所有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引读,学生齐读“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
2、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出示课件)它就像是一条清新柔和的线索,将课文的自然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来发自肺腑地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设计意图:放声朗读,同声赞美——“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抒发对课文的喜爱,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3、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五、推荐作品,增添感悟。
师:荷兰是牧场之国。其实,在我们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也有同样美丽的草原牧场。本文的作者用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荷兰牧场的美丽风光。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深情地写下著名的散文《草原》。孩子们,去读一读那生动美妙的文章吧!你一定会领略到另一番牧场风光,感受到别样的人间真情,同时品味到不同的语言文字的所表达出韵味和魅力。
设计意图:
再一次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感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激发学生优秀文学作品,尤其是对我国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鼓励学生去阅读更多美文佳作。引导学生学习比较着进行阅读,逐步提高阅读水平和鉴赏水平。
六、板书设计:
花牛成群
牧场之国 骏马飞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动物安闲
万物沉睡
牧场之国名师教学实录精选篇4
《牧场之国》课文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剽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牧场之国》教学实录
一、情景导入
师:有一个国家,它就被称为风车之国、花之国、水之国,也被称为牧场之国,这个国家是——荷兰。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荷兰,走进这个——牧场之国(齐读课题)
二、揭示学习目标
(师:有目标才会有方向,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堂课的学习目标。)
三、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师:怎么才能达到这三个目标呢?古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今天,我们就用读的方式来学习这篇略读课文。读的形式有多种,像轻声读、放声读、自由读、默读,不管你采用何种方式去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是很重要的。另外,不动笔墨不读书,记得把你的收获用笔在书上做批注。
师:好,现在请按照设问导学,小组内开始合作学习
四、交流展示,精讲精评
(一)师:15分钟过去了,让我们来汇报交流吧。请勤学组来汇报一下第一个问题,大屏幕上的生词不会把你难倒吧,提醒你们,别人读你要仔细听。因为,倾听是一种平等而开放的交流。
师:读得真准确,特别是“吆喝”的“喝”、“圈里”的“圈”这两个多音字,那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个不懂的词呢?生:我通过查字典理解了镶嵌是指一物体装点在另一物体上 师:工具书真是个无声的老师. 生:老师,我来补充。我通过联系上下文知道吆喝是指大声说话。
师:联系上下文也是一个很好的理解词义的方法。 生:我还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了辽阔无垠是指无边无际。 师:真不错,当碰到不理解的词时,我们要学会这几种理解词义的好方法。
(二)师:哪个组来汇报一下第二个问题?好,奋斗组来。
师:你找到的是第二段,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牛很多。
师:特别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牛多?那请你把这两句话读一读,读出牛的多来。不够多,谁再来?恩,听了你的朗读,那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一头头都浮现在我的眼前,特别是那个“全是”一词,更让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请你当小老师,领着大家一起读。
师:这么多的牛在草原上干什么呢?除了吃草,它们还可能干什么呢?发挥我们的想象来说说。(你说)
生:牧场上的牛可能在散步,牧场上的牛可能在晒太阳、牧场上的牛可能在睡觉,可能还在做美梦呢!
师:孩子们的想象可真丰富。在你们的眼中,这群牛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自由啊!其中你特别喜欢哪句话?
师:我也特别喜欢这两句话。为什么?
生:因为这是两个比喻句,把牛犊和老牛的神态写得非常逼真。
师:牛犊是什么神态?——仪态端庄;老牛呢?——无比尊严。其实这是两个形容人的词语,现在用来形容牛,显得格外亲切。哦,这位同学,你想补充什么?
生:我还找到了一个拟人句“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我从“专注”这个词知道牛群吃草时非常认真。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能抓住重点词去体会句子的含义。
生:老师,我找到了描写马的第三段。(课件出示第三段)师:体会到了什么?你说。 生:我体会到了马儿的强壮。
师:你从哪个重点词感受到马儿的强壮? 生:膘肥体壮
师:不错,那牧场上的马儿为什么长得如此膘肥体壮呢?接着说。
生:因为牧场上的草非常茂盛,而且马儿生活得很自由。
师:自由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我从“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看出来的。
师:是啊,环境好、心情又好,怎么不是匹匹膘肥体壮就请你你来当当这自由自在的马儿,读读这段话。
师:有点气势,可是你一个人的声音不能体现出成群骏马飞奔的气势。你们这组一起来,读出成群骏马自由飞奔的壮观气势吧! 光明组,再来; 勤学组,超过他们。
师:多壮观的场面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真正的荷兰还生活着哪些动物?
生:绵羊、猪群、小鸡、长毛山羊。
师:孩子们,有多少小鸡呢? 生:成千上万的小鸡 师:长毛山羊呢?生:成群结队
师:黑色的一群是什么? 生:猪群 师:由此可见,这里的牲畜可真—— 生:多
师:由此可见,这牧场之国就是谁的王国? 生:动物们的王国。 (板书“动物)
师:它们生活得怎么样? 生:动物们很悠闲 师:你从哪些词看出动物们的悠闲?
生:“悠然自得、安闲”
(三)师:动物们生活得如此悠然自得,如此安闲,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它们到底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让我们进入第三个问题。找到描写草原及运河的句子了吗?一共有几句?请拼搏组来汇报。一句、两句、三句、四句。
师:拼搏组真是个会读书的小组。 透过这些词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条条运河,我仿佛看到了碧绿的草地,我仿佛看到动物们在草地上自由飞奔。
师:是啊,多么美丽的草原,多么辽阔的原野!让我们看着大屏幕,一边读,一边想象这原生态的画面吧! 生:齐读 师:孩子们,是什么滋养了这些动物? 生:是草原
师:仅仅是草原吗? 生:还有运河。 师:丰美的水、草滋养了这些牲畜,辽阔无垠的原野又为牲畜们提供了广阔的生活天地,因此,它们才能生活得如此悠闲自得。(板书:水、草)
(四)师:那课文除了写成群的牲畜,丰美的水草,还写了谁? 生:牧民 (板书:牧民)
师:现在进入第四个问题。同学们,描写牧民的句子多吗? 生:不多。
师:虽然写牧民的句子不多,但我们要做会读书的孩子,能读懂文字背后的声音。文明组来汇报第4个问题。 师:你找到了这句——生:“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 师:从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生:由“才看见”我想到白天的时候人们没来,到傍晚时才来到牧场。 师: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牧民对动物们非常关心,白天不去打扰它们的生活。
师:是啊,那你还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牧民对动物的关心。
生:“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师:为什么不叫喊吆喝?为什么默默无言? 生:因为动物们都休息了。
师:是啊,草原不仅是牧民的家,也是动物们的家。当动物们都休息了,牧民即便在挤奶,那也是默默无言。人与动物,人与自然,是那么的和谐。(板书“和谐”)师:让我们也轻轻地、柔柔地读最后一段。
师: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课件出示)难怪作者不停地感慨,请问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生:四次 师:其实这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叫反复。你觉得反复有什么作用? 生:反复是起强调作用。
师:对,其实反复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既是总体介绍荷兰特点,又是对荷兰独特风光的赞叹!让我们再次发出赞叹(齐读) 学了这么久,大家也累了,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迷人的风光吧!
(五)师:同学们,此刻你的脑中,真正的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画面呢?写下来了吗?
让我们一组一组来展示。你看,奋斗组写得真好:成群的花牛是真正的荷兰,膘肥体壮的骏马是真正的荷兰,悠闲的牲畜是真正的荷兰,美丽的草原是真正的荷兰。(一起读读) 师:多么像一首诗啊!
五、总结课堂
师:同学们,今天学习这篇略读课文,从中你学到了哪些学习方法呢?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师:不错,多读是品味语言的最佳方式。 生:老师,我还知道要一边读,一边想。
师:是啊,光读不想的话,那你只是一个播放器。 生:我学到了要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含义。
师:你更不错。那关于这篇课文的内容,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吗?你说,你说,你说。
六、达标测评
1、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最后的达标测评不会把你难倒吧,对对答案。
2、非常高兴和大家度过了愉快的一堂课,再见。
课文《牧场之国》的难句解析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这是一个总起句,句子紧扣课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强调了本文重点要描写的是荷兰独特的地形特点──“牧场之国”,因为荷兰三分之一的地区为牧场,所以这句话总领全文,下面就具体地描写了荷兰广阔无际的牧场和生活在牧场上的无忧无虑的家畜家禽。
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专注”指专心注意,这一拟人写法让人感到牛无论吃草还是站立时都像一个人那样深沉含蓄,不时地琢磨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回味着草原的无边美景,由此可以看出整个低地是何等的安静祥和,外界对牛没有一点干扰。
3、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这一句是对前面具体地描写了牛群活动的场面总括,句中“全是”让人想象到如同丝绒般柔软而细密的碧绿草原上,活动着的全是黑白两色的花牛,景致壮观,色彩明丽,于是作者发出了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食物的纷争,没有强敌的进攻,马儿是这无边草原尊贵的主人,作者面对骏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目睹它们在草原上无拘无束的自在和任意驰骋的英姿,感叹这草场与骏马和谐。
5、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晚霞消逝,夜幕降临,牲畜沉睡,一切都显得无声无息,只有远出的灯塔像瞌睡人的眼闪着昏黄暗淡的光,这是多么安然与宁静的境界,作者由衷地发出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夜晚的宁静也是荷兰的一大特点。
作者卡尔·恰彼克简历:
卡尔·恰彼克(1890~1938),又译为卡雷尔·恰佩克,捷克小说家兼剧作家。
他自幼喜欢文艺,14岁即发表诗作。一生经历丰富,著述浩瀚,写作涉及多种领域。代表作有散文《明亮的深潭》,戏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科幻小说《鲵鱼之乱》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曾赴多国游历,写有多部游记作品,本文为其中一篇。他的游记作品描写直观生动,能自然而然地透入社会各个层面,真切感人。笔调活泼且不乏幽默,读起来给人以一种轻松感、舒适感。如本篇,开头一句话就勾出荷兰特色,“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后面则把重点放在牧场上,以亲切平和的笔触,画出了充满“田园诗情”的“真正的荷兰”,自然随意中显示出描写技巧的高明。
牧场之国资料:荷兰 人们常把荷兰称为“风车之国”、“花之国”、“运河之国”,他的真正国名叫“尼德兰”,“尼德兰”是“低”的意思,“兰”是“土地”,合起来称为“低洼之国”,荷兰总面积41 548平方公里,三分之一的领土只高出北海海面1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真是名副其实的“尼德兰”。荷兰地势非常平坦,但在东部和南部由几座山丘。西欧的三大河流莱茵河、马斯河以及斯海尔德河均通过荷兰境内入海。由于荷兰位居欧洲理想位置,素有“欧洲大门”之称。
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是最大的城市和第二大港口,“丹”是水城的意思,其中最重要的三条运河分别是绅士运河、国王运河、王子运河,阿姆斯特丹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有90个小岛,160条运河,1281座桥梁。市区道路多而不乱,层次井然,船只可以在市区运河中自由航行到市区的任何地方。
荷兰三分之一的地区为牧场,主要饲养黑白花牛奶牛。奶牛业相当发达,全国共有6万个奶牛饲养场,饲养奶牛450万头,在畜牧业中奶牛及其奶制品占畜牧业产值的70%以上,其次是羊、猪及家禽,肉类和奶制品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农场为11.97万个。
牧场之国的比喻句
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牧场之国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牧场之国》一文,让我知道了荷兰人的聪明和才智。他们用勤劳和智慧赢得了“花卉王国”、“欧洲花园”、“风车之国”的美称。
文中大体意思是:在运河间碧绿的草地上,成群的俊马、悠闲自得的白色羊群和打着呼噜的小猪还有成千上万的小鸟加上沉睡的万物,就组成了一个美丽的国度——真正的荷兰。
虽然荷兰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是这里的农作物、可爱的牲畜、高大的风车,成了荷兰的一条长长的风景线。
荷兰的一天总是安安静静的,从来不热闹,但是这里万物的形形色色却吸引着你!
我知道荷兰原来是很小的,但聪明的荷兰人用了“填海造田”的方法,变成了现在那么辽阔,那么美丽!
《牧场之国》的词语
【仪态端庄】
指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
【镶嵌】
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这里指运河和低地交错排列着。
【悠然自得】
指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指绵羊生活在绿色草原上,快乐无忧舒适满足。
【吆喝】
大声喊叫。这里指人与动物全都低声细语,可见环境的寂静。
【近义词】
专注──专心 仪态──仪表 端庄──庄重 无垠──无边
安闲──悠闲 欣赏──观赏 悠悠自得──怡然自然
【反义词】
端庄──随便 微弱──强烈 恢复──继续
《牧场之国》写作背景
荷兰一向以“花之国”、“风车之国”、“运河之国”和“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本文正是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白日里,牧场是动物们的天堂,无论是花色多样的牛,还是骏马或羊、猪、鸡,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低地上”是那样的悠然自得、惬意舒畅,广阔无垠的草原无疑就是他的自由王国,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闲游憩图。即使是傍晚出现了挤奶的人也并没有打破草原寂静,奶牛仍是“严肃沉默”,挤奶人更是“默默无语”,连船只行驶也是舒缓平稳的,车船的到来与离去反衬出了草原的寂静。直到夜幕降临,荷兰更是沉入一片静谧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静夜图。课文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看到了畜牲业尤其是奶牛和奶制品在荷兰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看到了荷兰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所以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比喻、拟人是本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选编这篇文章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二是使学生领悟本文在写景方面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可爱;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难点是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