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如何把小学各门基础学科学好大概是很多学生都发愁的问题,那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怎么学习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仅供参考。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 余数
除数=被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 被除数÷除数 商= (被除数-余数)÷除数
(3)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注意:0不能作除数。
(4))整除: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如6÷2=3,就是6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除6。
注:判断一个数能否被另一个数整除,首先看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商是否是整数,再看是否有余数,任意一个为小数或分数都不是整除。。如60÷2=30我们说60能被2整除或者说2能整除60。用字母表示为a÷b(b≠0)=c 则a能被b整除,b能整除a。
(二)、乘法运算律
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
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
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公式:(a+b)×c=a×c+b×c 或 a×(b+c) =a×b+a×c
乘法分配律的拓展:
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乘相减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减。用字母表示为:
(a-b)×c=a×c-b×c a×c-b×c=(a-b)×c
(三)、减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
(四)、除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a÷(b×c)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
(五)、积的.变化规律
① 一个因数缩小(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② 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随着缩小(或扩大)几倍。
③ 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n,积扩大m×n倍;
一个因数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积缩小m×n倍;
一个因数扩大(缩小)m 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扩大)n 倍, 积扩大或缩小 m÷n 倍。
(六)、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缩小(扩大)几倍,除数扩大(缩小) 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被除数缩小(扩大)几倍 另一个因数不变, 商也随着缩小(或 扩大)几倍。
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扩大)几倍 , 商也随着扩大(或缩小 )几倍。
(七)、解决问题:
1、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2、相距问题(同向而行)
相距距离=速度差×相距时间
相距时间=相距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相距距离÷相距时间
3、工程问题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最多、最少问题
人数最少要尽量多买贵的,人数最少要尽量多买便宜的。
5、购物、旅游合算问题
先计算后比较。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一、填空。(16分)
1、两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450×60积的末尾有()个0。
3、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乘的积是()。
4、45×,要使这个算式积的末尾有两个0,最小可以填()。
5、一个乘数乘100,另一个乘数不变,积就乘()。
6、5升=()毫升9升=()毫升
17000毫升=()升10000毫升=()升
7、在()里填上“升”、“毫升”。
一瓶酱油500()一个高压锅能装6()
一瓶色拉油5()一瓶红葡萄酒750()
一缸水100()一瓶全无敌气雾剂600()
二、判断。(10分)
1、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3个0,这两个乘数的积的末尾至少也有3个0。()
2、两个乘数积的末尾一共有3个0,这两个乘数的末尾至少也有3个0。()
3、703×69的得数在49000左右。()
4、两个乘数同时乘10,积不变。.()
5、一个饮料瓶的.容量大约是有400ml。()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8分)
1、下面四道算式中,与其他三道的积不相等的是()
①190×70②19×700③19×7×10④19×7×100
2、有三种单价不同的玩具汽车,幼儿园的王阿姨要买30个,她带了3000元,只能单价是()元的。
①208元②103元③98元
3、计算250×32,正确的算式是()
①250+4×8②250×4+8③250×4×8
4、把2升水倒入500毫升的量杯,可以倒()杯。
①2②3③4
四、计算(30分)
1、口算。(12分)
500×9=200×50=100×80=180×20×0=
400×15=50×31=26×30=300+22×1=
500×14=150×6=13×30=89+11—89+11=
2、用竖式计算。(9分)
48×274408×6070×280
3、简便计算。(9分)
32×2508×17×12535×4×35
五、解决问题。(36分)
1、王师傅每小时可以加工一种零件102个,现在需要这种零件4200个。如果王师傅一周工作40个小时,他用一周时间能完成这批任务吗?
2、苏宁电器商场从工厂批发了80台复读机,每台140元。
(1)商场先按每台180元的价钱卖出72台,商场共卖得多少元?
(2)剩下的每台卖120元,如果复读机全部卖出,你认为商场是赚钱还是亏损?
3、苏果超市举行优惠购物活动,下面是超市的宣传广告。
一种糖果,进行如下优惠销售。
数量(千克)1——x——5050以上
单价(元)252015
四年级同学组织一次联欢活动,一班需要购买15千克,二班需要购买18千克,
三班需要购买20千克。(1)每班分别购买,各需多少元?(2)三个班合起来购买,共需要多少元?
4、一瓶光明牛奶的容量是2升,明明每天喝200毫升,喝了8天。这些牛奶喝完了吗?
5、电影院里有842个座位,有一天票全部都卖完了,每张票的价格是35元,这一天电影院的收入约几万几千元?
6、用3、4、5、6、7组成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要使乘积最大应该是哪两个数?要使乘积最小呢?它们的乘积分别是多少?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比较贪玩,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计算能力差,分析问题不认真读题、不认真审题,数学学习成绩较差。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补缺,通过个别辅导,争取把成绩赶上来,努力提高全体学生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四则运算、观察物体(二)、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
教学难点:观察物体(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图形的运动及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征,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能力,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利用一切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热爱数学,善于钻研数学,逐步养成良好的爱学习数学的思想,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从计算入手,从根本上抓好学生的计算,使学生打好计算的基本功,做到计算细致、快速、正确。
3、注意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注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同时要注意对学困生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尊重。
4、对于教材中的定义和概念要让学生弄明白,并且能够根据一些定理进行计算,且正确灵活。
5、抓好各单元的测验,通过单元检测及时对学生进行查缺补漏。
6、期末制定好复习计划,指导学生进行好期末复习,具体全面。
7、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尽力让整个数学学习过程充满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
8、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做题的.好习惯。
四、扶优辅差的具体措施:
(一)、对后进生的辅导措施:
1、了解学生原来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分发挥优生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
3、密切与其家长联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们的学习。
(二)优生的培养措施:
1、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为自己确定更高的目标。
2、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3、适当补充一些拓展性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