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学习方法 > 读书方法 >

苏轼的读书好方法

离辞分享 204828

离辞 分享

苏轼的读书好方法介绍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大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读书人。他主张的读书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重视阅读时间,刻意安排每日的时间用于读书学习;注重精神状态,减少外界干扰,调整好自己状态;钻研原文,深入理解每个字眼的意义;并结合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苏轼的读书法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借用《孙子兵法》中的“八面受敌”、“以众击寡”语言来概括一种读书方法:即“八面受敌”的书,“以众击寡”的读。

苏轼的勤奋好学在当时是很出名的。他读书历来讲究深钻细研,常常边读边抄边背诵,在抄写中不断加深理解。他最反对“一目十行,不假思索”,后人常把“多读、熟看、手抄、深思”总结为苏轼读书学习的要领。

一次,有位朋友去拜访苏轼,很久之后苏轼才出来迎客,并道歉说:“刚才抄了一点《汉书》,失礼了。”客人大为惊讶。苏轼于是继续说:“我已经是第三遍抄《汉书》了。第一遍我每段只抄三个字为题,就可以记忆全段;第二遍每段只抄两字就行;现在只抄一个字就足够了。”客人取过苏轼的抄书笔记,任选一字发问,苏轼都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整段文章,并可以讲解。

苏轼的这种治学态度和独到的功夫,让世人赞叹不已。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方面无一不精,渊博的学识也备受人们羡仰。当时,登门求教于苏轼,请教治学经验的人络绎不绝。苏轼几番思考,终于根据自己长期的切身体会,总结出一种读书方法:“八面受敌”,“以众击寡”。通俗地解释就是:一本书往往内容丰富,头绪多,好比“八面受敌”。而只要专心的一遍遍地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分别理解,“以众击寡”,最终一定会把全书都弄通读懂。

后来,苏轼在给一位应考学生的回信中再次具体地阐述了这一读书方法,这封信的题目是:《又答王痒书》。

信中说:古往今来的书各种各样,浩如烟海,即使一本书的内容也繁复纷杂。然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全部阅读。因而,善于读书的人,就应当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的放矢地猎取知识。每次读书,专心于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从一个角度阅读,不同时考虑别的方面。研究别的问题,也这么一遍遍专攻。这样一遍遍读书,虽然表面上很笨拙,但各方面知识都掌握得牢固,运用起来也应对自如。这一读书方法比那种漫无目的,泛泛而读的方法要有效得多。

苏轼在这封信中用兵家语言比喻读书:如果“八面受敌”,就不应“八面出击”,而应集中优势兵力“各个突破”,“以众击寡”,最终取得读书的胜利。

苏轼几十年采用这种方法读书,学得扎实的知识功底。他读《汉书》三遍,每次目的都不同。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方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数遍之后,他对《汉书》的各方面知识就有了全面的掌握和理解。

苏轼的这种读书方法,影响深远,可谓是“读书的绝妙方法”,而他自己也受益匪浅。绝妙的读书方法、刻苦的攻读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知识素养,并最终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这种读书法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每次读书都要有明确的目的;二是不要分散精力,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于一个方面。,被誉为北宋时期的全才作家。

着笨法用巧功读活书——苏东坡的读书艺术

有人说,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名副其实的“全能冠军”,因为他集儒、释、道于一身,医学、饮食、天文、地理皆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全能。这样的“全能冠军”是如何养成的呢?除了天赋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源于他的善于读书。着笨法、用巧功、读活书,品味苏东坡的读书之法,对于我们学习读书的艺术大有裨益。

■ 手抄笔录 死记硬背 读书需用笨方法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地方民兵组织的副职)。曾任司农寺卿的朱载上时任黄州学官,与苏东坡结为挚友,时常前往拜访他。

有一天,朱司农又来找苏东坡聊天,负责迎宾的人进去为他通报,然而过了很长时间也没见苏东坡出来。朱司农等得实在有些疲倦了,想离开,可已经通报了姓名,主人出来不见人,显得有些失礼。朱司农无奈又等了好久,苏东坡才从里边出来,道歉说:“刚才做了一些‘日课’,没能及时接待你,失礼!失礼!”朱司农很奇怪,问他说:“先生所说‘日课’是指什么?”苏东坡回答说:“每一日都要抄《汉书》。”朱司农更奇怪了,说:“凭先生这样的天才,打开书看一遍,可以终身不忘,哪里用得着手抄呢?”苏东坡说:“不是这样的。我抄《汉书》已有三遍了,边抄边背。开始抄第一遍时,每段专抄三个字做题目,第二遍每段专抄两个字做题目,现在只抄一个字做题目,只要提起这个字,我就能接着往下背诵下去。”朱司农站起身,请求说:“不知道先生肯不肯把所抄的书给我看一看。”苏东坡便命侍者取来他所抄的书册,朱司农看了,还是不解其意。苏东坡说:“请你试着列举标题一个字。”朱司农按他说的做了,苏东坡应声就背诵了几百个字,没有一字差错。又试了几次,尽皆如此。朱司农服了,感叹地说:“先生真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才啊!”回到家,他教育自己的儿子说:“苏东坡尚且如此勤奋,中等智力的人能不勤奋读书吗?”

古人说,“目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阅读中的抄书法,被称为死读书的方法,因为抄写是个笨功夫、死功夫。但在许多饱学之士看来,这个笨功夫、死功夫却是巧功夫、真功夫。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读《资治通鉴》,不仅通读此书,而且一字不漏地抄写了一遍。明代文学家张溥读书则边诵读边抄录,诵读完毕后把抄本烧掉,一本书要反复六七次,所以他的书房题名为“七录书斋”。《明史》说张溥由于日日抄书,“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对于抄书这种死读书的手段,梁启超评价说,“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把抄书作为一种阅读方法,看似很慢很笨,但它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安静下来,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把浮躁的心拉回到书中的文字里。另一方面,通过逐字逐句地抄写,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与思考,让记忆更深刻。学识从来不会一夜暴增,一点点铢积寸累看上去辛苦笨拙,却是真正的捷径。

■ 一意求之 八面受敌 读书需下巧功夫

《唐子西文录》里记载有一则逸事:苏东坡赴定武时,路过京师,他的一个小老乡、后有‘小东坡'之誉的唐庚才十八岁,来拜谒偶像。聊到读书的事情,苏东坡有些漫不经心地问他说:“最近在读什么书啊?”唐庚老老实实回答说:“正读《晋书》。”苏东坡又问:“哦,那《晋书》里有什么好亭子名啊?”唐庚茫然不知如何回答,由此顿悟了前辈的读书之法。

苏东坡的这种读书方法名为“一意求之法”,他在给他的侄女婿王庠请教为学之道的复信《又答王庠书》中,描述了这种方法:“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意思说书的内容丰富就像大海一样,里面什么都有。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东西都得到,只能求得自己想得到的部分。每次读书,只需集中注意一个专题。比如,你想研究历代兴亡治乱的规律、明君贤臣的作用,那你就只集中注意这个专题的内容,其他的都不再想。到另一次读书时,你想了解史实典故、典章制度和文物等,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办理。其他方面以此类推。用这种方法读书,看起来似乎迂钝了一些,但到了学成之日,能够八面受敌,应付各种学问上的质难,那些博览群书却不作深入研究的人是无法与你相比的。

苏东坡还举到自己读《汉书》的例子:“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核矣。”我在读《汉书》的时候,将《汉书》分成治道、人物、官制、兵法、财货等几方面,每读一遍就专门研究一个问题,读过几次,就事事都精通了。

苏东坡的阅读之法,先是“一意求之”,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任凭资料铺天盖地,我只盯着我想要的读,实际上是集中精力,各个击破。待到读过几轮,交叉往复,便将书吃深吃透,结果就是可“八面受敌”,无论从哪个角度提问,都能应对自如。这种读书之法令一代伟人毛泽东大为惊叹,为其命名曰“苏轼八面受敌精读法”,称赞这是足以传授世人的“读书妙招”。

读书要达到深度阅读,就需要精读。何谓精读?明代儒学大家朱熹解释为“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就是对每一个字都要寻求它的准确解释,对每一句话都要探索它的确切旨意,前面的未弄懂,就不要急于去弄后边的;此处不明白,就不要急于把心思放在另一处,要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融会贯通的理解水平。

现代将阅读通常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基础阅读、检视阅读称为泛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则是精读。苏东坡的“一意求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主题阅读,是精读中的高级阶段。阅读只有泛读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深入其中,深挖其中的内涵,掌握知识的精髓,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才能成就大学问。

■ 会意明理 知行合一 读书需学活用活

嘉祐二年(1057),年仅21岁的苏东坡参加了当年的进士考试。第二场的策论名为《刑赏忠厚之至论》,苏东坡的文章一改艰涩诡异的萎靡之风,写的平实、通畅而明晓,考官梅尧臣将试卷推荐给了主考、当时北宋文坛的泰山北斗欧阳修。欧阳修也为之赞叹,只是文章中用到了一个典故,称“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意思是说尧帝时的司法官皋陶要判一个人死罪,尧说宽恕他吧,皋陶上报了三次,尧宽恕了三次。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宗书无所不读,诗、词、哲学、经学无有不精,唯独这个典故,他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是哪里的。面对欧阳修的疑问,梅尧臣不以为然,说:“这需要什么出处啊!”欧阳修自我宽慰说:“他肯定是有根据的,只恨我们自己记不住罢了。”

等到苏东坡进士及第,按惯例前来拜谢老师,欧阳修迫不及待地问他说:“你文章里说皋陶和尧帝的‘三杀’‘三不杀’,这个典故从哪儿来的?”苏东坡一笑说:“想当然尔!”这是我想象出来的。不过,他又解释说:“曹操灭袁绍后,将袁熙之妻赐给曹丕,孔融于一旁嘲讽道,‘当年武王伐纣,将妲己许与周公’。曹操大吃一惊,问从何处所见此典。孔融答之,‘以今日之事观之,意其如此’。皋陶这事儿,以此推之。”苏东坡的意思是,这事儿是我瞎编的,但也并非无端捏造。既然大儒孔融曾经为了论述需要,做过类似的推断,那我为什么不能依葫芦画瓢地加以运用呢?

欧阳修听了,赞赏不已。待苏东坡走后,他对属下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阅读的至高境界,是把书读活了。何谓把书读活?就是在书所表达的文字之外,还要“知其意,明其理”。孔子曾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一部书中的文字并不能把作者的话都写全,而他所写的话也不能把心中的意思都表达穷尽。所以古人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那么读书也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叫知其意。然而前人所作的著作,尽管见解独到、文采飞扬,但也因不可避免的主观性而难免失之偏颇,所以我们在阅读时,光体味其意还不够,还要明其理,懂得事物间内在的规律和原则。这样我们才会获得自己的视角,与前人之意相印证,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得到一个相对正确的结论,同时可以用之以行,把它拿来处理事务,解决问题,达到知行合一。书读到活学活用的程度,才算把书读活了。这是苏东坡在我国文化历史中,成为神一样存在的原因所在。

王国维曾提出著名的读书三境界之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指读书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是苦读博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重,指能条分缕析,细研苦琢,是精读深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重,指能变通运用,知行合一,是活读顿悟。读书要善于掌握方法,因为方法就像导航,能够给我们提供抵达目的地的最优路径。只要天才人皆仰羡。因为天才具有常人所欠缺的特殊才能和智慧,这些与生俱来的“特异功能”,让天才似乎是无需努力学习,就能轻松赢得成功的掌声。但这实是大大的误解。北宋王安石《伤仲永》一文,就力破这一误区。唐之韩愈也在《进学解》中一再告诫人们:“业精于勤,荒于嬉。”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同样也是人所稔熟。但若反过来,说是勤奋必生天才,则又未必,因为逆定理并非都能成立。试问,在科举时代,悬梁刺股以取功名者甚多,又有几人够得上天才的称号呢?于此可见,天才不仅需要刻苦攻读,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具备善于读书学习的自觉精神,方能显超越卓识。北宋苏东坡就是这样的一位天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人称东坡先生。他是个中国历史上千百年方得一遇的天才。政治上具高风亮节,直言无忌,见损国亏民之政,不问出自新党抑或旧党,也不论执政者是亲朋抑或师友,公然愤争于朝堂,虽因此贾祸濒死而不少避。但作为一位热血满腔的正直政治家,当时的统治者不许其干涉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只能徒唤奈何。于是他不得不转移视角和领域,把自己那内在沸腾的生命激情和一腔热血,浇灌在文化学术的百花园中。一位历史上罕见的文艺全才和学术精英,就在超越坎壈的痛苦中诞生。

东坡不仅诗词歌赋精妙入神,文章骈散兼行而独树一帜,而且书法于时称苏黄米蔡,雄踞北宋四大家之首。其画枯石墨竹,连以胸有成竹著称的表兄文同,也寄信说:“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彭城,徐州古称。时东坡任徐州太守,故云。如此天纵之才,可说是此人只合天上有!

天才东坡,勤奋读书的故事很多。他手抄《汉书》至少三遍以上,当时黄州教授朱载上曾以此教育孩子,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说:“东坡尚且如此,你不过中等智力,岂可不勤读书耶?”不过,与勤奋读书一样,东坡的善于读书也是人所不及。晚年在贬所,侄婿王庠曾寄良药给他,并附信请教读书之法。东坡回信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人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与王庠五首》之五,见《苏轼文集》卷60,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22页)

天才读书而用“迂钝”的笨办法,确是东坡别出心裁而以金针度人的善于读书之法。本人曾深受影响并付之读书实践,证明行之有效。拙著《世说新语研究》、《文章并峙壮乾坤——韩愈柳宗元研究》、《周易要义》及《周易演说》等之撰述,大多谨遵东坡“八面受敌”读书法而稍加变化而已。比如我在日本讲学时读《世说新语》,当时案头唯有《三国志》《晋书》二部作参考,于是按东坡之法读之:第一遍先是泛读,脑中存其大概印象而已;第二遍则专从语言文字训诂及古今人注疏笺校入手,以求疏通文义,明了文本,而非囫囵吞枣;第三遍则在明白文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魏晋风流及清谈玄学的关系,从形而上的哲学本体之道,来体悟魏晋士人心态;第四遍由广入深,专从《易》学入手,因为魏晋人的义理《易》学,不仅批判了汉儒象数之学,而且以其新的玄家《易》理,发展了当时的玄学清谈;第五遍则从妇女与婚姻制度问题入手,考察魏晋生活习俗及妇女文学;第六遍专从文学艺术角度著眼,探讨魏晋士人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化的人生态度,力求领悟魏晋美学精神;第七遍专从世族统治的门阀制度入手,探讨当日犹如天渊之隔的士庶之别,以及士族中的地域差异和对抗——如中原士人和江南士人的矛盾、对抗和新形势下的妥协和联合;第八遍选择当日世族豪门的簪缨世家王谢家族为例,从政治建树、文化心态、文学成就多方梳理,寻找典型,以求破译魏晋士人在通往成功或失败路上的信息密码;第九遍又转换视角,专从军事角度分析,对比史书所述,来研究《世说新语》记录和描绘战争战役的特点;第十遍则专从教育角度著眼,了解魏晋的国学、官学与士人家学之间错综复杂的互补关系,重在探索魏晋士人的教育精神及其实践。第十一遍,又从魏晋时的忠孝矛盾现象入手,来考察魏晋时礼法伦理的观念变化……。以此类推,可从不同视角来对《世说新语》加以重新审视和开拓,还可反复阅读第十二、十三、十四遍。……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和新的喜悦。故东坡在《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中,很有体会地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信然。因为中国古代作品,大多是文史哲相通,视野开阔,领域深广,即使是一部《世说新语》这样的笔记小说,同样蕴含了无限丰富的内容,值得后人从各方面去加以探索,去追问无尽的“为什么”,以便启迪自我,健康身心,同时又为新时代的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如果眼光狭隘,只就文学论文学,而不去反复咀嚼品味那寄寓于作品中的无限信息和丰富内容,则其读书,将挂一漏万,作茧自缚。如果能仔细揣摩东坡“八面受敌”读书良法,则自会明白其失误之所在。

东坡“八面受敌”读书法,表面上是一个笨办法,实则是聪明至极的良法。读书是为了用——不管是为人或是为己,目标都是一样,尽量从实际出发,力求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通过多次不同视角的有效阅读,逐步把握一切有益的信息和知识,这样,即使和各方专家来切磋讨论,犹如“八面受敌”,仍然舒卷自如而游刃有余。因为你所读之书,只要明白了蕴藏于语言文字背后的精神实质,又岂怕别人追问几个“为什么”?

明白了东坡“八面受敌”读书法之后,如能进一步了解东坡那启人读书自觉的“三自”之法,二者相辅以行,则必然收效更大。现以《东坡易传》为例略加说明。

东坡在乌台诗案中被逮入京,当时官府发兵卒搜查,“就家取文书”,把一家老小吓得半死。事后,夫人埋怨东坡好著书以惹祸。但到黄州贬所之后,东坡本性难移,仍然读书不辍,著述无已。他在《黄州上文潞公书》中说:“到黄州无所用心,辄复覃思《易》《论语》,端居深念,若有所得。遂因先子之学,作《易传》九卷。……就使无取,亦足见其穷不忘道,老而能学也。”于此可见,不问环境的艰难困苦,东坡读书著述,已成为生活之自觉,如衣食之不可一日或缺,已达到形而上的至高境界。读《东坡易传》,随处可见其启人读书自觉的睿智之光。比如《周易·蒙》卦辞云:“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则不告。利贞。”渎,乱也。卦辞大意说:《蒙》卦象征启蒙,有教育才会亨通。不是我要求童蒙学习,而是学童自觉向老师求教。孩子初次求问决疑则教之,再三再四未经思考而胡乱发问,则不予回答。利于持守贞正之道。对于《蒙》之卦辞,旧注大多从占筮断语方面解释,即使魏晋玄家王弼也在所不免。但是,东坡则善于读书,他把巫史占筮转向了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从启发童蒙的学习自觉的教育著眼,来抒发自己的独特心得体会,说:

蒙者,有蔽于物而已,其中固自有正也。蔽虽甚,终不能没其正,将战于内以求自达,因其欲达而一发之,迎其正心,彼将沛然而自得焉。苟不待其欲达而强发之,一发不达,以至于再三,虽有,非其正矣。……正心不胜,则我虽告之,彼无自入焉。……圣人之于蒙也,时其可发而发之,不可,则置之,所以养其正心,而待其自胜也。

所论虽是启发式的教育,但通于读书之法。东坡所强调的“自达”、“自得”、“自胜”,这个三“自”精神,不就是另一读书良法,是读书的又一高境么!所谓“自达”,是说启发读书的自觉要求,则将事半功倍而效率极佳;反之,如果己不欲达而强迫童蒙埋头书本,则将事倍功半而效果极差。所谓“自得”,是说读书要求多思考,依靠自己体悟,要有自己的独特心得体会;相反,那些东抄西凑地重复前人的陈辞滥调,则虽千言万语却实一无所得,因为心中没我,而一旦读书失却自我,则自然是一钱不值了。所谓“自胜”,则是在“自达”、“自得”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强调战胜自我,认为读书的最大敌人是自己——即思想懒汉、想要不劳而获等蒙蔽自我求知“正心”的不良思想行为,所以应该内战于心,破除蒙蔽“正心”的故我,而展现自觉读书的新我。通过“自达”、“自得”和“自胜”的历程,才能进一步升华至读书圣境。相反,读书如果勉强,人云我云,生吞活剥,而毫无自己的心得体会,如此读书,虽然也可能获得一些死的知识,但因拘泥书本而误人害己,效果常适得其反,故孟子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忠告。读书是否得法,这一正一反之例,很能说明问题。当人们妙用东坡“八面受敌”读书法并步入其“三自”境界,就会感到读书是一种很高的精神享受,其乐无穷。读者不妨一试。我们像苏东坡那样注意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加之持之以恒,亦能尽享读书之乐,而受益读书之功。

天才苏东坡“八面受敌”读书法

天才人皆仰羡。因为天才具有常人所欠缺的特殊才能和智慧,这些与生俱来的“特异功能”,让天才似乎是无需努力学习,就能轻松赢得成功的掌声。但这实是大大的误解。北宋王安石《伤仲永》一文,就力破这一误区。唐之韩愈也在《进学解》中一再告诫人们:“业精于勤,荒于嬉。”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同样也是人所稔熟。但若反过来,说是勤奋必生天才,则又未必,因为逆定理并非都能成立。试问,在科举时代,悬梁刺股以取功名者甚多,又有几人够得上天才的称号呢?于此可见,天才不仅需要刻苦攻读,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具备善于读书学习的自觉精神,方能显超越卓识。北宋苏东坡就是这样的一位天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人称东坡先生。他是个中国历史上千百年方得一遇的天才。政治上具高风亮节,直言无忌,见损国亏民之政,不问出自新党抑或旧党,也不论执政者是亲朋抑或师友,公然愤争于朝堂,虽因此贾祸濒死而不少避。但作为一位热血满腔的正直政治家,当时的统治者不许其干涉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只能徒唤奈何。于是他不得不转移视角和领域,把自己那内在沸腾的生命激情和一腔热血,浇灌在文化学术的百花园中。一位历史上罕见的文艺全才和学术精英,就在超越坎壈的痛苦中诞生。

东坡不仅诗词歌赋精妙入神,文章骈散兼行而独树一帜,而且书法于时称苏黄米蔡,雄踞北宋四大家之首。其画枯石墨竹,连以胸有成竹著称的表兄文同,也寄信说:“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彭城,徐州古称。时东坡任徐州太守,故云。如此天纵之才,可说是此人只合天上有!

天才东坡,勤奋读书的故事很多。他手抄《汉书》至少三遍以上,当时黄州教授朱载上曾以此教育孩子,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说:“东坡尚且如此,你不过中等智力,岂可不勤读书耶?”不过,与勤奋读书一样,东坡的善于读书也是人所不及。晚年在贬所,侄婿王庠曾寄良药给他,并附信请教读书之法。东坡回信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人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与王庠五首》之五,见《苏轼文集》卷60,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22页)

天才读书而用“迂钝”的笨办法,确是东坡别出心裁而以金针度人的善于读书之法。本人曾深受影响并付之读书实践,证明行之有效。拙著《世说新语研究》、《文章并峙壮乾坤——韩愈柳宗元研究》、《周易要义》及《周易演说》等之撰述,大多谨遵东坡“八面受敌”读书法而稍加变化而已。比如我在日本讲学时读《世说新语》,当时案头唯有《三国志》《晋书》二部作参考,于是按东坡之法读之:第一遍先是泛读,脑中存其大概印象而已;第二遍则专从语言文字训诂及古今人注疏笺校入手,以求疏通文义,明了文本,而非囫囵吞枣;第三遍则在明白文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魏晋风流及清谈玄学的关系,从形而上的哲学本体之道,来体悟魏晋士人心态;第四遍由广入深,专从《易》学入手,因为魏晋人的义理《易》学,不仅批判了汉儒象数之学,而且以其新的玄家《易》理,发展了当时的玄学清谈;第五遍则从妇女与婚姻制度问题入手,考察魏晋生活习俗及妇女文学;第六遍专从文学艺术角度著眼,探讨魏晋士人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化的人生态度,力求领悟魏晋美学精神;第七遍专从世族统治的门阀制度入手,探讨当日犹如天渊之隔的士庶之别,以及士族中的地域差异和对抗——如中原士人和江南士人的矛盾、对抗和新形势下的妥协和联合;第八遍选择当日世族豪门的簪缨世家王谢家族为例,从政治建树、文化心态、文学成就多方梳理,寻找典型,以求破译魏晋士人在通往成功或失败路上的信息密码;第九遍又转换视角,专从军事角度分析,对比史书所述,来研究《世说新语》记录和描绘战争战役的特点;第十遍则专从教育角度著眼,了解魏晋的国学、官学与士人家学之间错综复杂的互补关系,重在探索魏晋士人的教育精神及其实践。第十一遍,又从魏晋时的忠孝矛盾现象入手,来考察魏晋时礼法伦理的观念变化……。以此类推,可从不同视角来对《世说新语》加以重新审视和开拓,还可反复阅读第十二、十三、十四遍。……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和新的喜悦。故东坡在《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中,很有体会地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信然。因为中国古代作品,大多是文史哲相通,视野开阔,领域深广,即使是一部《世说新语》这样的笔记小说,同样蕴含了无限丰富的内容,值得后人从各方面去加以探索,去追问无尽的“为什么”,以便启迪自我,健康身心,同时又为新时代的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如果眼光狭隘,只就文学论文学,而不去反复咀嚼品味那寄寓于作品中的无限信息和丰富内容,则其读书,将挂一漏万,作茧自缚。如果能仔细揣摩东坡“八面受敌”读书良法,则自会明白其失误之所在。

东坡“八面受敌”读书法,表面上是一个笨办法,实则是聪明至极的良法。读书是为了用——不管是为人或是为己,目标都是一样,尽量从实际出发,力求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通过多次不同视角的有效阅读,逐步把握一切有益的信息和知识,这样,即使和各方专家来切磋讨论,犹如“八面受敌”,仍然舒卷自如而游刃有余。因为你所读之书,只要明白了蕴藏于语言文字背后的精神实质,又岂怕别人追问几个“为什么”?

明白了东坡“八面受敌”读书法之后,如能进一步了解东坡那启人读书自觉的“三自”之法,二者相辅以行,则必然收效更大。现以《东坡易传》为例略加说明。

东坡在乌台诗案中被逮入京,当时官府发兵卒搜查,“就家取文书”,把一家老小吓得半死。事后,夫人埋怨东坡好著书以惹祸。但到黄州贬所之后,东坡本性难移,仍然读书不辍,著述无已。他在《黄州上文潞公书》中说:“到黄州无所用心,辄复覃思《易》《论语》,端居深念,若有所得。遂因先子之学,作《易传》九卷。……就使无取,亦足见其穷不忘道,老而能学也。”于此可见,不问环境的艰难困苦,东坡读书著述,已成为生活之自觉,如衣食之不可一日或缺,已达到形而上的至高境界。读《东坡易传》,随处可见其启人读书自觉的睿智之光。比如《周易·蒙》卦辞云:“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则不告。利贞。”渎,乱也。卦辞大意说:《蒙》卦象征启蒙,有教育才会亨通。不是我要求童蒙学习,而是学童自觉向老师求教。孩子初次求问决疑则教之,再三再四未经思考而胡乱发问,则不予回答。利于持守贞正之道。对于《蒙》之卦辞,旧注大多从占筮断语方面解释,即使魏晋玄家王弼也在所不免。但是,东坡则善于读书,他把巫史占筮转向了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从启发童蒙的学习自觉的教育著眼,来抒发自己的独特心得体会,说:

蒙者,有蔽于物而已,其中固自有正也。蔽虽甚,终不能没其正,将战于内以求自达,因其欲达而一发之,迎其正心,彼将沛然而自得焉。苟不待其欲达而强发之,一发不达,以至于再三,虽有,非其正矣。……正心不胜,则我虽告之,彼无自入焉。……圣人之于蒙也,时其可发而发之,不可,则置之,所以养其正心,而待其自胜也。

所论虽是启发式的教育,但通于读书之法。东坡所强调的“自达”、“自得”、“自胜”,这个三“自”精神,不就是另一读书良法,是读书的又一高境么!所谓“自达”,是说启发读书的自觉要求,则将事半功倍而效率极佳;反之,如果己不欲达而强迫童蒙埋头书本,则将事倍功半而效果极差。所谓“自得”,是说读书要求多思考,依靠自己体悟,要有自己的独特心得体会;相反,那些东抄西凑地重复前人的陈辞滥调,则虽千言万语却实一无所得,因为心中没我,而一旦读书失却自我,则自然是一钱不值了。所谓“自胜”,则是在“自达”、“自得”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强调战胜自我,认为读书的最大敌人是自己——即思想懒汉、想要不劳而获等蒙蔽自我求知“正心”的不良思想行为,所以应该内战于心,破除蒙蔽“正心”的故我,而展现自觉读书的新我。通过“自达”、“自得”和“自胜”的历程,才能进一步升华至读书圣境。相反,读书如果勉强,人云我云,生吞活剥,而毫无自己的心得体会,如此读书,虽然也可能获得一些死的知识,但因拘泥书本而误人害己,效果常适得其反,故孟子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忠告。读书是否得法,这一正一反之例,很能说明问题。当人们妙用东坡“八面受敌”读书法并步入其“三自”境界,就会感到读书是一种很高的精神享受,其乐无穷。读者不妨一试。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李敖的读书好方法

下一篇:朱熹的读书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