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学科资料 > 物理 >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肆情分享 404790

肆情 分享

物理是每一个生活细节的代名词。其实生活就是物理,当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生活充满趣味的东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梳理,欢迎参阅呀!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梳理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真空中)

2、声速:V=340m/s(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103kg/m3

(3)1kw?h=3.6×106J

【力学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串联电路

电流I(A)I=I1=I2=……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U=U1+U2+……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欧姆定律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W=UIt=PtU:电压I:电流

t:时间P:电功率

电功率P=UI=I2R=U2/RU:电压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C=λνC:

物理量单位公式

名称符号名称符号

质量m千克kgm=pv

温度t摄氏度°C

速度v米/秒m/sv=s/t

密度p千克/米3kg/m3p=m/v

力(重力)F牛顿(牛)NG=mg

压强P帕斯卡(帕)PaP=F/S

功W焦耳(焦)JW=Fs

功率P瓦特(瓦)wP=W/t

电流I安培(安)AI=U/R

电压U伏特(伏)VU=IR

电阻R欧姆(欧)R=U/I

电功W焦耳(焦)JW=UIt

电功率P瓦特(瓦)wP=W/t=UI

热量Q焦耳(焦)JQ=cm(t-t°)

比热c焦/(千克°C)J/(kg°C)

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

g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归纳

1、研读课本

军队不打无准备之仗,学习物理也是如此。新学期的书发下来,希望你能够拿起物理课本,翻开美如画的篇章,顺着目录,大致了解本学期的内容;每章、每节上课前,再次提前预习,你心存大量疑惑,等待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揭开谜底;复习时,课本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复习,“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而且每一次你都会有新发现。

2、认真听讲。

天才不是天生的。无论是新课、实验课,还是习题课、复习课,每一个“考试状元”都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聚精会神听讲,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思考,不时勾画出重点,标注仍不清楚的,或者记录又产生的新疑问,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学习是一个过程,不断鞭策自己,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坚持不懈,才能到达“会学”和“学会”的境界。

3、自我督查。

习题是巩固、复习是系统、考试是检验。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独立完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精炼结论,全面思考,规范答题;及时订正,不懂就问,学会归纳,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多题归一。

初中物理解题方法

1、分类法

对所学概念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中物理学的概念可分为四小类:

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几个物理量的积,例如:功、热量;

②概念是几个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效率;

③概念反应物质的属性,例如:密度、比热、燃烧值、熔点、沸点、电阻率、摩擦系数等;

④概念没有定义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点、温度。

2、对比法

对于反映两个互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

例如:熔解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有用功与额外功。

3、比较法

对于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关概念利用相比较学习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建立内在联系。

例如“重力”与“压力”、“压力与压强”、“功与功率”、“功率与效率”“虚像与实像”、“放大与变大”等。

4、归类法

把相关联的概念进行分组比较便于形成知识系统。

例如:

①力、重力、压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②速度、效率、功率、压强。

③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线。

④熔解、液化、蒸发、沸腾、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⑤串联、并联、混联。

⑥通路、短路、断路。

⑦能、机械能、功能、势能。

5、要点法

抓住概念中关键字眼进行学习,例如“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叫重力,这个概念中“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就是关键字眼,值得反复回味和理解。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

1、控制变量法

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研究物体的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

2、图像法

用温度时间图像理解融化、凝固、沸腾现象。电流、电压、图像理解欧姆定律I=U/R、电功率P=UI。压强p=F/Sp=ρgh浮力F=ρ液gV排、功、热量Q=cm(t2-t1)等公式。

3、转换法的应用

利用乒乓球的弹跳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利用轻小物体的跳动或振动来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用温度计测温度是利用内部液体热胀冷缩改变的体积来反映温度高低。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化成测拉力的大小。通过研究扩散现象认识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运动。

4、比值定义法

比值定义法,就是在定义一个物理量的时候采取比值的形式定义。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5、归纳法

在大量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从具体事中抽象出共同本质,从特殊实例中概括出一般规律的推理方法。在所有的科学实验和原理的得出中,我们几乎都用到了这种研究方法。

6、类比法

为了把要表述的物理问题说得清楚明白,往往用具体的、有形的、人们所熟知的与之很相似的事物来对照要说明的那些抽象的、无形的、陌生的事物。通过类比,使人们对所要揭示的事物有一个直接的、具体的、形象的认识,找出类似的规律。

初中物理实验注意事项

探究物理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是“主轴”,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要在过程中得到体现。所以课前对教学过程要进行整体设计和安排。其中主要是实验教学的设计,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学生小制作、课上课下实践活动和科学探讨等,教师课前要做大量的工作。

目前在课前实验准备这个环节上,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为了确保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首先克服此方面的不正确想法和做法,认认真真地在课前做好准备:1、按照整体设计的思路认真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2、无论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教师都要反复操作直到熟练,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便于指导;3、掌握实验操作的时间,注意做到与课时任务、教学进度、教学环节紧密配合;4、对教材规定的实验要不断改进和创新,要适当增补一些小实验;5、认真考虑实验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6、对探究题目的选择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注意循序渐进,要有层次。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