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关于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说起物理知识,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又有哪些的呢?小伙伴们可有了解过?不妨一起来关注下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欢迎参阅呀!
关于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常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量筒、天平、停表、电流表、温度计。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1米等于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时间所传播的距离。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1分米=0.1米
1dm=0.1m
1厘米=0.01米
1cm=0.01m
1毫米=0.001米
1mm=0.001m
1微米=0.000001米
1um=0.000001m
误差:即使测量的方法正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不可避免地会有些差异,这个差异叫做误差。
体积的测量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0.001立方米
1立方厘米=0.000001立方米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中和——如果让两个带等量的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物体将恢复成不带电的中性状态,这种现象叫做正负电荷的中和。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有哪些?
所有的金属、人体、石墨、大地以及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是常见的导体;
常见的绝缘体有哪些?
玻璃、塑料、橡胶、陶瓷、油等是常见的绝缘体。
什么条件下绝缘体会变成导体?
在一般情况下不导电的玻璃,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变成导体。干燥的木头不导电,潮湿的木头却能导电。因此,平时要注意保持电器绝缘部分的干燥,以防止发生漏电和触电事故。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物理学中,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源——能持续供给电流的装置叫做电源。
用电器——利用电流进行工作的器件叫做用电器。
要使电流通过灯泡,必须用导线把干电池和灯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回路。为了随时能控制灯泡的发光和熄灭,还必须安装电键(开关)。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以及导线、电键等元件组成的电流回路,叫做电路。
通路——电键闭合时,电路是处处连通的。处处连通的电路叫做通路。
开路——电键断开时,电路中没有电流,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
短路——使用电源时,决不允许导线直接连在电源的正负极间,否则电流将很强,会使导线和电源发热导致损坏电源甚至会引起火灾。这种情况叫做短路。
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就是电路图。
串联——像图2-21(见书)那样,把两个小灯泡顺次连接在电路里的连接方法,叫做串联。
并联——像图2-22(见书)那样,把两个小灯泡并列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的连接方法,叫做并联。
磁性——能吸引铁屑的性质叫做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永磁体——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都能够长期保存磁性,它们都是永磁体。
磁极——磁铁上磁性的部分叫做磁极。
南极、北极——支撑起来的磁体停止转动后,指南的磁极叫做(指)南极,也称S极;指北的磁极叫做(指)北极,也称N极。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磁化——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磁场——一般说来,在任何磁体周围都存在着对其他磁体发生作用的空间区域,我们通常就说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磁场方向——通常规定小磁针N极在磁场中某一点所指的方向是这一点的磁场方向。
磁感(应)线——为了直观而方便地表示磁场,我们可以根据铁屑地磁场中的排列情况,在磁场中画一些曲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应)线。
磁体周围的磁感应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
地磁场——地球周围的磁场叫做地磁场。
磁偏角——严格说来,指南针所指的方向并不是正南方向,而是有一定的偏角,这个偏角叫做磁偏角。
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着磁场。这一现象就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它也有N、S两个磁极。
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一致,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这条确定通电螺线管磁极性质的方法叫做右手螺旋定则。
通电螺线管的特点:
(1)通电螺线管断开电键后磁性立即消失
(2)增强通电螺线管内的电流、增加螺线管线圈的圈数或在螺线管内放置一条软件,都可以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加强。
(3)改变通电螺线管内电流的方向,通电螺线管两端极性会发生改变。
电磁铁——利用通电螺线管的特点制成了带铁芯和螺线管,叫做电磁铁。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第一节浮力
一、浮力
1.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浮的力叫浮力。
2.符号:
3.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G-F
4.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5.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
6.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气体对物体的浮力。
二、浮力的产生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力。
2、浮力是液体对物体的压力的合力。
三、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结果表明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一、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数学表达式:=
3.用于计算的导出式:
4.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
二、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讨论
1.区分:浸没、浸入、浸在、没入;
2.。------液体的密度
——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3.——决定式
表明浮力大小只和、有关,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密度,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及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等因素无关。
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1.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上浮:F浮>G悬浮:F浮=G
下沉:F浮
2.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间的关系
研究条件: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重力和浮力。
浮力:=g;重力:G=g
3.浮沉条件的讨论
(1)上浮和下沉是不平衡态;
悬浮和漂浮是平衡(静止)态
(2)上浮、下沉和悬浮:=V;
(3)空心物体运用浮沉条件时可以用物体的平均密度与液体密度比较
二、浮力的应用
1、我国古代对浮力的应用
独木船、浮桥、孔明灯、以舟称物、以舟起重等。
2、现代应用
轮船
(1)工作原理:将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可以排开更多的水,漂浮在水面上。
(2)排水量():
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潜水艇
(1)模拟潜水艇:用注射器向密封的瓶内打起,将瓶内的水排出,瓶向上浮起
(2)工作原理:靠改变自身重力上浮和下潜。
气球和飞艇:内部充有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
工作原理:靠空气浮力升空
三、注意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1.上浮、漂浮、悬浮;
2.物重G与视重G视;
3.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排液;
4.物体质量m与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m排;
5.物体的密度ρ物与液体的密度ρ液;
6.物体的体积V物、物体排开液体积V排、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V露。
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第一,要有清晰的学习思路。
首先要做好课前预习,这样就知道自己哪里不会、哪里掌握的不牢,这样,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一遍,就能掌握十之八、九。预习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通过预习理清了学习思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老师的帮助下,就能沿着正确的思路走,达到熟练掌握知识的目的。
第二,深挖课本,提炼精华。
书上有内容的引入,推导,吸取书中的精华。这个过程,就是所谓,“把书读薄了”,然后,再对理解的内容进行扩展,推论,变成自己的理解,这就是所谓“把书读厚了”的过程,在脑子里,书从厚到薄再到厚,就是两次不同层次的深化。
第三,不要忽略复习的影响。
物理作为理科类,知识都是一环扣一环,一定要定时查漏补缺。如果前面的知识有漏洞,这样就很容易影响到后面知识内容的学习。学习之后,可以通过做题,培养解题的感觉,对上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加深印象。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建议在学完知识的两三天后,一般我们可以选择周末,进行知识回顾,真正弄懂所学知识,而且还要学会计算。一旦形成了体系,脑中建立了模型,比如板块模型,带点杆模型,复合场模型。考试中,就信手拈来,行云流水。
第四,结成学习帮扶小组。
和同学一起探讨,一起学习,也能一起进步,通过帮扶小组,不仅能让知识更扎实,同时也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让学习变得更有趣。
物理学习方法与技巧有哪些
一、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刚刚向物理学宫迈进的学生,首先需要的是兴趣。自然界万物的运动和变化,以及人们创造的一切,都是我们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让我们在自己的心灵中点燃起强烈的求知的火花,以浓厚的兴趣进入物理的大千世界,在学习中体验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求得知识的欢乐。
学好初中物理其实就是探索实践乃至宇宙的第一步,不论是力学还是电磁学都充满了科学的味道,。在我们的周围,大至整个宇宙,小至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种种的物理现象。只有对物理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学好物理。
二、善于思考
没有积极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们从初中开始,就要养成积极动脑筋想问题的习惯。
要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就要研究和思考这个概念是怎样引入的?定义如何?有什么物理意义?例如对于电阻,要搞清楚:根据什么实验事实而引入电阻概念?电阻的定义是什么?它的单位是怎样规定的?怎样测量导体的电阻?等等。
有比较才能鉴别。应用对比法,是我们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分清一些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使它们不会混淆起来,从而正确地理解这些概念和规律的一种好方法。
三、重视物理实验
实验,在学习物理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加深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培养能力。在实验中应通过自己动手,边观察、边分析、边总结,解决下面的问题:
1.通过实验,对许多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定律有丰富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易于理解。如物质的三态变化,从固态到液态要吸热,晶体熔解时温度不变,这些现象通过苯的熔解实验后,将深信不疑,印象深刻。
2.通过动手操作,更仔细地认识各种物理仪器、装置的构造和性能,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常用仪器。物理实验使用的各种基本仪表和装置,就是今后工农业生产和科研中使用的各种仪器装置的基础,今天学会了操作,将来就有了操作的技能基础。
3.在实验中掌握一些基本测量方法。例如测定细小金属丝的直径,采用多绕很多圈来测量的"以大量小"法;在测定未知电阻值时可以用"替代法","比较法";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等。这些实验的基本方法都将大大提高我们的实验能力。
4.在实验中应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遵守实验室纪律,爱护仪器;实验课前做好预习;实验时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忠实记录,按时完成;保持清洁,做好收尾工作,完成实验报告。养成这些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品质,将来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生产者和科学工作者。
四、课堂听讲是关键
听课是学习物理的关键环节,那么,该怎么听课呢,上课的时候又该听什么,其实大家只需要注意这五点,物理知识基本就能掌握了。①知识是怎样引出的。②知识是怎样得来的(注重研究过程)。③知识内容是什么。④所学知识概念怎样理解。⑤所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有什么应用。
五、精读课本
我们所学知识基本上都来自课本,所以通过读书才能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全面的了解。读书的过程就是对物理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要同时阅读几本参考书,通过对比,对某一知识加深理解。在读书时还应对重点知识、概念、规律、定义、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
六、建立知识体系
在读书基础上打破章节界限,按知识条块归类,并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将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楚,由点到面形成知识网络。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也就是提高综合能力的过程,也是使物理复习质量升华的过程。
物理高效复习法简介
首先,要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公式。
物理作为理科科目在期末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基础。如果基础没有打牢,再出色的成绩也是靠不住的,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把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公式、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全部看一遍,对于不完全掌握的知识点你一定要在考试前弄懂、弄会。通常情况下,成绩中等的同学大部分是基础不牢,建议大家将重点放在课本上。
第二,结合错题本进行专项复习
错题本就是汇集了我们一学期所有错题的集合,这里能真实的反映出我们知识的薄弱点在哪里,把错题本上的错题再有选择的做一遍,看一下还错在哪里,然后进行重点修改,这样可以查漏补缺,用最快的速度让自己补齐短板。
专项练习中我们也可以对一些常考的题型进行重点练习,有一些题的题型在变,但是解题思路不变,这样我们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不仅能够对所学提醒进行归纳整理,也能帮助我们提升复习效果。
第三,熟悉实验流程,掌握实验原理。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考试中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实验,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实验没用,一个完整的实验要从实验筹划开始、到实验器材准备、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报告,整个过程都有可能成为考试的考点,因此在期末考试前我们将本学期学到的物理实验进行系统梳理,达到每提到一个实验都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流程,这样实验部分的分数我们就能得到大半。
此外,物理的计算要依赖数学,特别是一些解题方法,和数学有高度的类似,因此,想要学好物理,必须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