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8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积累
嘿,同学们!历史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也需要讲方式方法。为了能够方便同学们更好地记忆历史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8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积累,欢迎参阅呀!
8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积累
一、司母戊鼎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二、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共同点:
(1)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__剂“麻费散”。
(2)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3)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三、都江堰
北:P54李冰石像图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它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
四、长城
北:(1)P72(七年级上册)秦长城示意图。(2)秦长城:为了防御匈奴,秦始皇派人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一万余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明长城:(七年级下册)P117明朝时,在历代修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千米。工程坚固,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水平结晶。
五、大运河
北:P4-5隋朝时开凿的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_大发明
北:P40印刷术、指南针和__,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了巨大影响。
(一)造纸术
北:P87西汉前期,已经发明了纸。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做造纸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又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他改进的纸称为“蔡侯纸”。
(二)印刷术
北:P40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
P81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一个活字可以重复使用多次,保存也比较方便。活字印刷术节省雕版费用,大大提高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基础。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年。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指南针
北:P82宋代时,制成了指南针,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运用到航海上,南宋时,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四)__
北:P82唐朝开始运用于军事,宋代广泛应用于军事。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成立1949.10.1
1、筹备:第__届中国人民_内容:(通过-选举-决定-建立)①通过“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席③决定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3、意义
(1)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注意理解)
①对国家的影响: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②对人民的影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国外(国际):
①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二、巩固
1、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代表:1951、阿沛阿旺晋美
(2)意义:巩固了新中国政权,大陆统一,民族团结。2、_
(1)必要性(原因):美国入侵朝鲜和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威胁到中国安全(2)时间:1950.10——1953.7
(3)司令员和军队:彭德怀和中国人民志愿军(4)意义:
①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②志愿军战士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③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④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3、土地改革
(1)必要性(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时间:1950——1952底(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完成土改)(3)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4)意义(祥见课本13页)
①对地主和农民的影响:消灭地主,农民成为土地主人;②巩固人民政权
③推动了农村和农业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成功的探索1、“一五计划”(1953——1957)(1)必要性及目的(背景、原因):
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2)基本任务:(一个重点,两个相应)
重点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轻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及商业,相应地培养人才;(3)成就①工业方面:
A、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个飞机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
B、形成东北工业基地、加强了沿海工业基地、在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②交通运输业方面:武汉长建大桥、川藏、新藏、青藏公路(4)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工业化开始起步。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1)颁布:1954.9第__届全国人大
(2)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意义: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反映人民利益。3、三大改造1953——1956底
4、中共八大1956
(1)内容:①主要矛盾②主要任务(要知道具体内容)(2)意义:良好开端(详见课本27页)
二、探索中的失误
1、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运动1958年开始评价:(1)积极: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建成社会主义的美好愿望
(2)消极: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严重失误,那时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严重的经济困难。三、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第三单元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改革开放1、改革
(1)农村改革(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2)城市改革(1985年开始,重点是国企改革)措施如下:
①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发展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②管理: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开放
(1)格局: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目的(也是意义):引进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民主建设的加强:平反冤假错案(1980年平反刘少奇案)
2、法制建设的加强全国人大加紧立法工作,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民族团结
1、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1)背景、原因:
①民族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分离②民族格局:大杂居、小聚居(2)提出:筹建新中国时
(3)含义: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民族自治机关,由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的事务。我国建立了五个省级自治区。(要知道是哪五个)(4)意义:
①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②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2、民族发展:各民族共同发展(1)西藏:重要牧区
(2)内蒙古自治区:商品粮基地
(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二、祖国统一
1、港澳回归(香港-1997澳门-1999)(1)政策(构想):一国两制
①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_
②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意义:洗雪百年国耻,在祖国统一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海峡两岸的交往(阅读本节课课文了解即可)
初中历史复习方法与技巧
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是考生形成能力的基础,是解答好试题的基本保证。考生复习时一定要依据《中考说明》中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点,根据教材的单元进行梳理、掌握,要熟记基础知识,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要理解基础知识,不停留在简单的背诵上,要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知识体系,加强理解记忆,尝试进行回忆,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
二、抓住重点,适度拓展
考生要在复习重点知识上狠下功夫,要着重掌握好中外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线索、历史特征等,借助老师的帮助,学会把分散的历史史实、概念、阶段特征等纳入完整的知识体系,变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主干知识网络。专题复习可把握以下几点:一个中心──以问题为中心。两个关键──关键词、切入点。三个模式──小切口、深分析;大跨度、高概括;多层次、多视角。四个思考──历史问题现实的思考;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外问题对比的思考;热点问题的综合思考。
进行纵横联系,融会贯通。可采用多种方法,如横向比较法,即把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历史,特别是中外史放在一起进行复习,找出异同点;采用纵向比较法,即把发生在不同时期的相关历史放在一起复习。
同时还可适度拓展,细致把握,利用课文的插图、小字、表格等已学过的知识对课文的隐性知识进行挖掘,来弥补教材,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三、强化训练,重视反思
考生应每天进行适度的强化训练,通过做一定题量的练习来检查复习效果,巩固已复习的知识,及时查漏补缺,并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审题能力,总结出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做题中要强化:①认真审题。首先审中心词——要求回答什么;其次审限定词——时间、空间、国家或地区;第三审分值——量体裁衣,据此确定答案要点。②规范答题:(1)要点要序号化(2)答案要顺序化(3)内容要重点化(4)学科语言专业化。
初中历史怎么学才能考高分
1、给每一段历史画一个时间轴
按照“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划分,共五段。
(世界古代史只占了很小一部分知识点,稍微背背就足够了)
一些重要的时段可以单拉出一个时间轴,比如一战二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时间轴不一定很全很全,课本上要求记忆的事件有体现就可以。背时间这个尽力而为吧,至少事件的先后顺序别弄反。
画好时间轴之后,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时间轴的每个事件旁边写一下关于这个事件的内容即地位/意义,最好一句话概括,太长的话也空间也不够。这样你对整个事件就有了大体的一个了解,不至于考到这个考点就两眼一黑的状态。时间轴这种方法在高中也相当有用
2、背笔记
这个就看你平时下的工夫了。如果平常笔记干干净净或者敷衍了事,光初三你是没有精力去再整理一遍的。这时候最好是用第三种颜色的笔,在你第一步做的时间轴上写上历史事件需要记诵的内容关键词(比如,萨拉热窝事件:时间、人物、地位、影响)对着课本和时间轴好好地背吧。
如果笔记整理的较好、知识点较全面(至少重点没有遗漏),就可以对着笔记背了。背诵没什么投机取巧的,顶多总结一下规律(比如,世界近代的几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都是封建王朝势力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为了避免看书马冬梅合书马什么梅考场玛丽莲的情况,可以拿几张A4纸,在上面写记诵的关键词,以便记忆。为了节省时间可以潦草一些,反正自己看得懂就行。
3、读课本
很多中考生的最大误解在于看课本没有什么用。背知识点就够了。非也。
知识点整理得再全,也比不上课本的全面;出题人的题目再天花乱坠,他出题的根本工具还是课本。所以,翻开课本,老老实实地把课本的边边角角都看过吧。
多看课本总归是有好处的,更何况是历史书,你把它当故事书看就好了。多看多看多看。看到你看见第一句就知道整段讲了啥。如果历史是拉分项,更要有时间就读课本。课本上重要的段落要背诵。
当你感到课本已经烂熟于心时,不妨买一本中考总复习的资料,有知识点填空的那种。熟读后再填空,找出自己薄弱的地方,再过一遍。
4、刷题
不多说,哪里错的多刷哪里。当然,刷题永远是建立在作业做完的基础上。讲求适量,切忌短时间内刷大量的题。细水长流最好。
初中历史记忆方法
1、图文结合的方法
对于历史这门学科来说,特别是初中历史,基本停留在对历史根须念和定义的认识节段,在这个节节段,有大量的历史图片供同学们欣赏和参考,要具体结合地图,人物图片,时代背景图片。这样才能对做出一个全景展现,极有利于历史的学习方法,并且在学习这些地图或图片的时候,也就基本了解了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课后注意对知识点的串联整理
课文中的历史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发展和结果等都是遵循一定历程或规律的,一定要对知识点进行串联,这样知识点就会记得更加牢固,也不易遗漏知识点。
3、规律记忆
历史知识虽然浩如烟海,但是如果我们依据历史自身的规律进行记忆,常常能起到触类旁通、一石三鸟的作用,还可能帮助你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如分析中国古代历次农民起义的原因时,虽然引起起义的直接原因各不相同,但其根源无外乎:(1)封建暴政;(2)土地兼并;(3)自然灾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