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学科资料 > 历史 >

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知识点

学渣分享 2495

学渣 分享

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知识点

[知识要点]

1.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时间:200年

双方:曹操对袁绍。

经过:曹操偷袭乌巢,火烧袁军粮草。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2.赤壁之战----形成曹孙刘三分天下的形势。

时间:208年

双方:曹操对孙刘联军

经过:诈降,火烧战船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

3.三国鼎立形成

220年 曹丕称帝 国号魏 定都洛阳

221年 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 定都成都

222年 孙权称王 国号吴 定都建业

4.三国发展生产

魏----兴修水利

蜀----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全国

吴----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230年,孙权派卫温出使夷洲(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难点解析]

1.比较战前袁绍和曹操各方面的实力,再分析一下战争过程中两人的心理素质,你能找出曹操胜利和袁绍失败的原因吗?

战争之前,袁绍拥兵十万,曹操却只有三四万,袁绍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但他却因此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情绪,拒绝采纳谋士的正确建议,谋士许攸看出袁绍必然失败,投奔了曹操,曹操虽然兵力上处劣势,但他善于用人,不仅屈尊出迎许攸,而且采纳了许攸的计策,派兵袭击了袁军的囤粮处,烧掉其全部粮草.袁军没了粮草,军心动摇,,曹军乘机发动进攻,袁绍只能自食其果,败逃河北了。

2.你认为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是天意吗?对于那天晚刮东风你怎么看?

古人所说的“天实为之”把孙刘联军战胜曹军归结为天意,那是一种迷信说法。曹操自恃兵力雄厚,骄傲轻敌,麻痹大意,加上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又不服南方水土,很多人得了传染病,这就埋下了失败的祸根。

至于赤壁之战当晚刮起东风,为孙刘联军火攻曹操提供了方便条件,这有两种看法:一是诸葛亮周瑜等懂得气象知识,选择了刮起东风的一晚前去攻曹营,二是那晚刮东风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曹军的失败是必然性和偶然性交相作用的结果,而必然性占据主导地位.是导致曹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和发展趋势

赤壁之战后,曹操被迫退据北方,重新积聚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后又得四川,这样三个军阀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各自称帝.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了。 并存的三个政权,为战胜对方,各自采取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这就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重点考点]

1.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战役是(官渡之战)

2.形成三国鼎立形势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3.三国鼎立形成的时间、建立者、国号、都城

宗法制知识点

产生朝代:西周

简介:宗法制指的是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意义和影响:宗法制是分封制得以实行的理论基础,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确保了周天子天下大宗和政治共主的地位。

造纸术知识点

在纸尚未发明之前,古埃及人曾用纸莎草,古印度人用贝树叶,古巴比伦人用泥砖,古罗马人用蜡板,欧洲人则用中亚细亚人制作的小山羊皮等当作记事材料。

在中国,商代用甲骨,西周用青铜器,春秋时则用竹简、木牍、缣帛等作为记事材料;此外,还曾将抽丝织绸和制取丝棉时残絮的薄片用于书写.上述材料有的笨重,有的昂贵,有的来源较少,不能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发明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 、鱼网等植物原料,经挫,捣、抄、烘等工艺制成的纸,人称蔡侯纸,是现代纸的渊源.纸的发明及应用,对社会历史的记载与保存,对文化思想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秦汉时期历史提纲

下一篇:丝绸之路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