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积累
2023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积累(5篇)
同学们,地理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对科研、决策和规划工作做出了实质性和分析性的贡献。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3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积累(5篇),欢迎参阅呀!
2023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积累1
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南海—印度洋的安达里海。太平洋—印度洋航运的咽喉要道,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霍尔木兹海峡:伊朗—阿拉伯半岛之间,沟通波斯湾—阿拉伯海。波斯湾通往阿拉伯海的咽喉,世界的“石油海峡”。
白令海峡:楚科奇半岛—阿拉斯加半岛;沟通北冰洋—太平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太平洋和北冰洋间通道。
曼德海峡:阿拉伯半岛—非洲大陆之间;沟通红海—印度洋。沟通红海、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要道。
土耳其海峡:黑海―爱琴海、地中海之间。黑海出地中海的门户,亚欧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伊比利亚半岛——非洲大陆;沟通地中海——大西洋。地中海出大西洋的门户,亚欧航线必经的要道。
英吉利海峡:大不列颠岛—欧洲大陆;沟通北海—比斯开湾。北海—大西洋航运要道,世界货运最繁忙、通过船只最多的海峡。
麦哲伦海峡:南美大陆—火地岛之间;沟通南大西洋—南太平洋。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大型轮船和航运要道。
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南极半岛之间;沟通大西洋—南太平洋。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各国科考队赴南极考察必经之道。
莫桑比克海峡: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之间。沟通南北印度洋,世界上最长的海峡。
交通运输布局
1.主要区位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河流、自然灾害等);技术因素:线路的总体走向决定于经济因素,而某一段的具体走向可能取决于地形、地质或技术条件。
2.区位因素变化过去自然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因素越来越重要。
3.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以城市为依托)
4.机场建设
(1)要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2)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
(3)要避开低湿地点;
(4)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用地广、城市有烟幕等。
5.公路建设
(1)平原地区:避开沼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2)山区: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2023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积累2
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
1、正午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
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正午日影朝向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的日影始终朝南。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上只有一次),日影最短(日影与物体本身重合)。
2、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
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20°W和160°E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
6、五带的划分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8、海拔和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11、陆地地形
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陆地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热带草原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④热带沙漠气候
18、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①温带和__带季风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2023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积累3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
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
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晨昏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2023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积累4
1东北地区的位置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一个自然地域单元完整的地区,对其位置的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①经纬度位置。该区的最北部是我国纬度的地方,最东部也是我国位置的最东部(135°E多)。②海陆位置。东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我国最偏东地区,位置显著地向海洋突出,它的南面临近渤海、黄海,东面临近日本海。③政治地理位置。它的东面、北面、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相邻,与俄罗斯有漫长的边境线。④地缘经济区位。东北地区已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地缘中心,与周边国家贸易活跃。图4.2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该图揭示了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长季节等。东北地区由于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热量和水分配合得协调,基本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的需要,这就使得农作物生长季节集中在气
温较高的4—10月,农事活动为春播、夏管、秋收,同时农作物适应环境多为喜温凉品种,如甜菜等。
(2)地形、土壤条件:
①形一型一营: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关系到农业多种经营。
②壤一养一量: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直接供给作物养分,肥沃的土壤上作物生长比较旺盛,单位面积产量高。
2、东北地区的地形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西、北、东三面分别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所环绕,山地有着丰富的森林,成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3)社会、经济条件: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重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和木材基地,其区域内工业、商业、交通和人口对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图解如下:
3、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
4、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该地区降水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且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递减;≥10℃积温,自南向北,从平原向山区递减。
5、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6、森林景观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是我国的天然林区,图片展示郁郁葱葱、高大挺拔的树木是寒温带针叶林区的代表树种——兴安落叶松,它是最喜光又最耐寒的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的北部。
2023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积累5
第一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一、山脉纵横交织1、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1)山脉纵横交错,把全国分成若干地形区(2)山脉成为地形区的界线P27的表格12、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P20——P21(1)东西走向的山脉:北一列:天山和阴山;中间是昆仑山和秦岭;靠南的一列是南岭。(2)南北向的山脉:位于中国中部的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3)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侧的一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
列:长白山-武夷山等;东侧一列:台湾山脉台湾山脉的主峰玉山是中国东部高峰。(4)西北—东南向的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3、中华五岳:泰山(山东)、华山(陕西)、衡山(湖南)、恒山(山西)、嵩山(河南)
二、地形复杂多样
1、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和山地。2、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主要地形区特征:(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大江大河发源地;内
蒙古高原——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
(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大的内陆盆地;内有我国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
丰富的油气资源准噶尔盆地——绿洲和垦区,受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柴达木盆地——内陆高原盆地和“聚宝盆”;平均海拔高。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内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3)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林业和牧业(4)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大,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鱼米之乡
(5)山地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山地的优缺点:p28(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地势西高东低
1、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P20阶梯名称平均海拔主要地形区分界线第一阶梯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第二阶梯1000—2000米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连山—横断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山;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第三阶梯500米以下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大兴安岭---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大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丘陵3、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经济、水能的影响:(1)对气候:使海洋湿润气流从东至西深入内地,形成降水;(2)对河流: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3)对交通:东西向的河流沟通了东西交通;(4)对经济: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5)对水能: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发电。
读图p30三个阶梯的分界线及地形区。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一、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1)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气温差异大。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的影响。?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气温都较高。成因:纬度位置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P35的表格,记图2-22、23、24、25、26、27、28(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与干湿地区
?空间上分布即地区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成因:受夏季风影响。?时间上分布即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年际变化大。(由南往北降水的月数渐少,总量渐少,但集中在7、8月;降水年际变化渐大)?我国的干湿地区:P37表格
总之,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使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此外,由于地形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2、季风气候显著,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
(1)什么是季风:夏季——偏南风(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冬季—
—偏北风
(2)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降水和时空分布(降水分配
不均,集中于夏季,且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3)夏季风影响雨带推移及带来的旱涝灾害,P40第二段(4)冬季风几乎不带来降水。
(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
斯山脉以东为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和我国的一月份(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一致。
我国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青
藏高原)、西部高原山地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我国是一个拥有三种季风气候的国家。
二、特殊天气
1、寒潮: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危害:农作物受冻等。2、梅雨与伏旱:6月中旬—7月中旬与7月中旬---8月中旬;江淮地区。3、台风:夏秋季节
4、沙尘暴:在干燥的春季多发生。
三、对我国影响大的气象灾害——旱涝灾害1、洪涝:夏秋季节
2、干旱:影响大、常见、范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