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复习资料
2021中考复习资料汇总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备考也需要这样持之以恒的精神。一起来看看中考复习资料,欢迎查阅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初中物理可分为:声、光、热、电、力、五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关键性的概念、规律、实验原理、具体应用。
很多知识点的出现看似凌乱,同学们对各个物理量和综合性、对比性较强的章节常常觉得复杂,而且同一种概括方式不能完美地梳理各个知识点。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内容,寻找不同的复习方式。
在初中物理学习内容中,最难的就是“电(与磁)”相关内容的学习。下面就以这一部分内容为例,简单阐述几种较有普遍适用性的知识网络构建方法。
方法一:列图表
集中基本概念、公式、规律等
电学中出现的基本物理量较多,有电压、电流、电阻、电能、电功率,它们的定义、表示字母、单位、公式、部分测量工具等等。
概念一多,整体把握上就出现混乱,甚至望而却步。对于这种情况,通过列图表的方式囊括所有概念是相当有效的。
举例如下:
在自行复习完课本知识后,可以列出表格进行归类
在此过程中,这些基本概念有了整体的认识,而且条理清晰,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把知识点重新理清了一边。
类似这种必要将概念进行列图表对比复习的内容还有很多,例如:
光的三种传播(直线、反射、折射);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
三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三能(动能、势能、内能)等等。
方法二:情景分类
构建物理模型
这种方法在计算题中应用得较多,对于某些概念的计算,它出现的具体情景很多,这是有必要让学生针对不同情景的题目进行分类比较,找出每一种情景的一般规律。
例如求“机械效率”的题型中,可以分类四种物理模型:
1.“桶装沙”子模型
当然,这里的“桶”只是一个代表,它可以是用来装物体的任何东西以及附加的某些工具,如绳子(常忽略不计)。
而“沙子”代表为达到目的必须要拉动的物体,在这个情景中,对“桶”所做的功是额外功,对“沙子”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它们所用的力不同,而桶和沙子所经过的路程必然是相同的。
2.“杠杆”模型
在拉动物体时,有时要利用杠杆,此时拉动物体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实际施加在杠杆上的力所做的功是总功,简化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两个力相应的做功距离之比等于这两个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之比,也等于它们沿着杆到支点的距离之比。
3.“滑轮”模型
这类题型的简化关键在于找出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因为它决定了公式中H与S的倍数关系,假设动滑轮上有n段绳子
(1)若滑轮是竖放的,G为挂钩上被拉物体的重量。
(2)若滑轮是横放的,f表示挂钩上物理需要克服的摩擦力,F表示绳子自由端实际所用的力。
4.“斜面”模型
这种模型求机械效率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套公式。
这些模型归纳,都需要自己在做题的过程中归纳总结、比较,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
其它可以用构建模型方法复习的知识点还有很多,比如密度的测量,可以构建成两种常见的模型:“不规则形状固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
方法三:对比法
有些知识点之间存在较强的对比性,分别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可能困难都不会太大,但是一旦学到后面就会把前面的知识点混淆在一起。
比如说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对比,我们应该充分比较它们各个方面的区别,包括原理、作用(能量转化)、实验装置、应用等等。
方法四:专题复习法
对于部分内容,很多同学常觉得复杂混乱,比如说电学,往往会感到抽象难懂。电路图看起来纵横交错学生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
在初中阶段,电学的物理概念、定律及相应的计算公式是最多的。
为了突出各知识点的联系,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学生对电学进行全面的知识归纳的基础上,分专题来进行复习。在电学复习中按各知识点的联系,可分五个专题。
1.分析电路:
电路图是电学的重要内容。许多电学题往往一开头就有一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把电路图辨认错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计算也随之而错,造成“全军覆没”的局面。所以分析电路是学好电学的第一步。
2.欧姆定律的运用:
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计算的核心。它揭示了电学三个最重要的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3.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公式的运用:
初中生在学完欧姆定律时,还觉得电学不是很难。因只需一个公式I=U/R或它的变形就可以解决问题。
但学到电功(W=UIt)、电功率(P=UI)和焦耳定律(Q=I方Rt)时,对于这三个十分接近而又联系紧密的概念,容易混淆。
有同学反映,这部分内容的大小公式加起来共有十几个,经常会用错公式。学好电学,突破电学的难点,关键在于灵活运用这十几个公式。
4.电路变化:
不少同学反映“变化的电路难,不只从何下手”。这是因为分析变化的电路涉及的内容广,考虑问题深。
对电阻、电流强度、电压及电功率相互关系的分析,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连错反应,得出错误的结论。电路的变化,关键是分析电阻的变化。分析电路变化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四步:
(1)从变化电阻入手。
(2)由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看电阻的变化情况。
(3)由总电压(电源电压)不变,得出总电流的变化情况。
(4)根据电路特点以及题意,判断部分电路电流电压电功率的变化。
方法五:实例归类法
物理是一门注重应用的学科,特别是初中物理,几乎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强调实际应用,对实例分析有一定的要求。
而部分知识点的实例分析特别多,学生容易混淆,不如说物态变化和光的传播这些章节,对于这些内容,进行实例归类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
比如说,对“水”的各种物态变化区分不了,可以把它进行状态分类:
水:
固态:冰、雪、冰雹、霜;
液态:雾、露、雨、云、“白气”;
气态:水蒸气等等。
还有光的传播这一章,可以将光的具体实例进行归类为:
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湖中倒影、照镜子、自行车尾灯;
光的折射:钢笔错位、水中筷子弯折、池底看起来比实际浅等。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
一、基本国策、战略方略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3.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
二、基本路线、理论体系
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十四条基本方略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创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15.要解决我国存在的诸如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8.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
19.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20.依法治国新阶段的基本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2.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5.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6.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7.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
28.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29.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
30.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1.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最、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
5.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6.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7.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0.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1.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
12.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14.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六、特点、特征
1.我国现阶段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中华文化的两大特点(或说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人口现状的特点:
(1)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2)新的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七、内涵、含义、定义
1.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犯罪的定义: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
4.公民的经济权利的含义:指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生活保障权等。
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6.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2)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3)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8.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9.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两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八、机关、机构
1.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人民检察院。
2.我国的法律审判机关是指:人民法院。
3.我国的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
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人民代表大会)。
5.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国家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
6.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我国的监察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9.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九、主体、主题、核心、中心
1.依法治国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3.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新)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8.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9.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保险。
10.我国的中心任务和工作是:经济建设。
十、关系、关键
1.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两者具有一致性,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
3.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法律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4.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5.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关键(措施)是: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经济,脱贫致富。
6.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维护和平是实现发展的必要前提;保持发展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
7.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的关键是: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十一、因素、趋势
1.我国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和创新。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由以下因素决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
4.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贸易摩擦、领土争端、资源争夺、宗教矛盾等。
十二、包含、包括、范围
1.经济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继承权、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等。
2.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有: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言论、出版、结社、集会、-、-的权利和自由。③监督权。
3.人民享有的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4.我国公民享有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包括:如受教育权、出版权、知识产权等。
5.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发明权、发现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6.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7.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股份制企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8.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部分。
十三、带“一”的知识点
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解决我国人口问题正确的选择: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4.一个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我国的“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个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7.我国的“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8.我国的“一个形象”: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十四、带“二(两)”的知识点
1.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
2.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
3.建设“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政协的两大主题:团结和民主。
十五、带“三”的知识点
1.我国现阶段总体小康的三个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三大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原因(或表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5.我国的三大重要国情: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十六、带“四”的知识点
1.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四大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3.四大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四大构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中华民族精神的四个主要内容: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6.人民代表大会的四大主要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一、“本质”、“实质"类
1、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人民当家做主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4、依法行政的重心和实质:依法治官、依法治权
5、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6、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二、发展战略”类
1、可持续发展战略
2、西部大开发战略
3、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
4、中部崛起战略
5、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6、实施“走出去”战略
7、科教兴国战略
8、人才强国战略
9、乡村振兴战略
三、“基本国策”类
1、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2、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3、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4、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四、“制度”类
1、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伟烃经济共同发展。
2、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纬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3、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5、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四、“文明”类
1、物质文明
2、精神文明
3、政治文明
4、社会文明
5、生态文明
五、"基础"类
1、教育是发展科技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晣能力的基础。
2、公有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科技和经济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4、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5、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六、“核心”类
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依法治国的核心一依宪治国
3、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5、生态文明的核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6、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8、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人格尊严权
七、“原则”、“准则”类
1、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道路、"专政"、领导"、“思想"。是立国之本。
2、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4、依法治国确立的根本原则——法高于人、法大于权
5、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原则--一个中国
6、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
7、司法机关在办理未成年的违法犯罪案件中应遵循的原则—--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八、“特征”、“特点"类
1、法律的基本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最主要特征〕、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犯罪的基本特征、最本质待征---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的本质待征〕,触犯刑法受刑罚处罚。
3、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4、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不均衡,开发难度大
5、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
6、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九、“基本”、“根本”类
1、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5、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承担的基本义务
6、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
7、正义的首要要求是:不伤害他人;第二基本要求是不侵犯他人的其他基本权利
8、诚信的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9、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1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11、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2、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
1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4、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介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15、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另有本质、领导、理论、改革开放等)
16、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十、“目标”、“理想”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
在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六个“更加’(课本130页
最关键目标-—到202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3、三步走战略目标
4、两个100年目标-—即建党100周年目标(2020年〕和建国100周年目标(2050年)
5、改革的目标—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1: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A: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
B: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C: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
(15)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6)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多种仪器,常用于加热、过滤等操作。
(17)酒精灯使用前先检查灯心,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也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
酒精灯的外焰,应在外焰部分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要防止灯心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
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决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万一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18)玻璃棒用做搅拌(加速溶解)转移如PH的测定等。
(19)燃烧匙
(20)温度计刚用过的高温温度计不可立即用冷水冲洗。
(21)药匙用于取用粉末或小粒状的固体药品,每次用前要将药匙用干净的滤纸揩净。
2:基本操作
(1)药剂的取用:“三不准”不准用手接触药品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
注意:已经取出或用剩后的药品不能再倒回原试剂瓶,应交回实验室。
A: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具体操作: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具体操作: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
B: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时可用胶头滴管,取用较多量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注意:把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试剂污染或腐蚀标签,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2)物质的加热给液体加热可使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
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坩埚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后集中试管底部加热,加热时切不可对着任何人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防止产生的水倒流到试管底,使试管破裂)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
注意点: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心,以免容器破裂。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3)溶液的配制
A:物质的溶解加速固体物质溶解的方法有搅拌、振荡、加热、将固体研细
B:浓硫酸的稀释由于浓硫酸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酸入水)
C: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固体物质的配制过程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液体物质的配制过程计算、量取、溶解用到的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4)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
“二纸”指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5)蒸发与结晶A、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仪器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注意点: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液滴飞溅,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使用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后放在石棉网上
B、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的物质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的,则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6)仪器的装配装配时,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浸入水中,后用手掌紧物捂器壁(现象:管口有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8)玻璃仪器的洗涤如仪器内附有不溶性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加稀盐酸洗涤,再用水冲洗。如仪器内附有油脂等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也可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9)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
B:酸液不慎洒在桌上或皮肤上应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C:碱溶液不慎洒在桌上应用醋酸冲洗,不慎洒在皮肤上应用硼酸溶液冲洗。
D:若浓硫酸不慎洒在皮肤上千万不能先用大量水冲洗。
3、气体的制取、收集
(1)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A:固体之间反应且需要加热,用制O2装置(NH3、CH4);一定要用酒精灯。
B:固体与液体之间且不需要加热,用制H2装置(CO2);一定不需要酒精灯。
(2)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A:排水法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O2、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排气法:导管应伸入瓶底
4、气体的验满:
O2的验满:用带余烬的木条放在瓶口。
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CO2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
5、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一定先净化后干燥
(1)气体的净化(除杂)
H2(HCl)用NaOH溶液
CO(HCl)用NaOH溶液
CO(CO2)用澄清石灰水
CO2(HCl)用NaHCO3溶液
CO2(H2、CO)用CuO
CO(O2)用铜网
O2(CO2、HCl、H2O)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2)气体的干燥(除去水)
干燥剂有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
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氯化氢等。
注意:证明时,一定要先证明水再证明其它物质,证明水一定要用无水硫酸铜;
除去水时,先除去杂质,再除去水。证明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
6、指示剂的使用使用指示剂只能说明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或碱。
操作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被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绝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更不能将试纸投入到待测溶液中去。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蓝色;
无色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
7、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PH的范围在0——14之间,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pH升高加碱(或水),pH降低加酸(或水)。
8、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Cl-):用AgNO3和稀HNO3,产生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SO42-):用BaCl2和稀HNO3,产生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证明碳酸盐(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
证明铵盐(NH4+):用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9、(1)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
(2)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3)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蒸发溶液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其容积的1/4。
(4)在洗涤试管时试管内的水为试管的1/2(半试管水);在洗气瓶内的液体为瓶的1/2;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取少量,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