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学期政治知识点
读书,它使我有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秋山“的感情;读书,它使我有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信念;读书,它使我有了“行贤面去自贤心,焉往而不美“的做事准绳;读书,它使我有了开启成功与智慧之门的黄金钥匙。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读书真好!一起来看看初三下学期政治知识点,欢迎查阅!
初三下学期政治知识点1
一、国策、战略、理念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
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2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
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7、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7、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
28、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2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
30、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
31、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2、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5、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
五、目的、目标
1、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3、党的十六大确立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5、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任务、职责、作用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人民警察的任务是:见初二教材P51最后一段.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七、之最、最终、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宪法具有的法律效力.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P56大号字).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9、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2、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5、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
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
17、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汉字.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1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八、特点、特征
1、目前,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生活水平具备如下特点: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中华文化的两大特点(或说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在我国,人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具有两大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5、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九、、含义、定义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3、犯罪的定义: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
5、公民的经济权利的含义:指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生活保障权等.
6、中华民族精神的: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7、环境问题的定义: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8、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9、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10、继承权的含义: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11、智力成果权的定义: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
一权利同时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内容.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科学发展观的含义/: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机关、机构
1、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人民检察院.
2、我国的法律审判机关是指:人民法院.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5、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微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十一、制度、原则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基本民族制度(或叫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指: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7、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一)列举成就方面
1、列举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1)表现: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
(2)具体事例:"神舟"系列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青蔵铁路的建成通车;奥运会与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战胜洪水、非典、地震等自然灾害等.
2、举例说明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1)生活用品的变化: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群众的日常用品;轿车步入寻常百姓家、家用电器不断更新;农村盖起了别墅;饮食更加注重营养等.(2)休闲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电视、上网、旅游等休闲娱乐方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正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请例举出三个这样的事例.
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义务教育实行真正的免费教育;陈旧的校舍得到翻建和维修;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等.
(二)分析原因方面
4、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①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⑤实行了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⑥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⑦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⑧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国策和决策.
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①说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②说明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正确性.③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实施的战略、国策及采取的各项重大举措是完全正确的.
7、制定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依据.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三)经验总结
8、从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可以得出哪些基本结论和经验?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贯彻落实科教兴国、自主创新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
9、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给我们什么启示?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亳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自己.
(四)学生实践活动
10、青少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活动形式.
举办改革开放成就图片、摄影展览;学习——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讲话;请专家作相关的主题报告;召开主题班会,分组讨论、交流.
11、调查途径:假如让你对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做一个调查,你采取哪些途径?
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上网查找等.
12、班级要出一期黑板报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你可以按哪几个板块来展示?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或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
13、结合所学知识,为武汉"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提出几点建设性建议.(或请你为当地政府怎样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提高改革开放水平提出合理建议).
①统筹兼顾,缩小城乡和地区差别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低耗能、重环保"的绿色企业③积极引进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贯彻"科技兴省"、"人才强省"战略④关注"三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⑤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公民素质⑥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
14、面对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去做?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事业的艰巨性,积极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同时,我们还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初三下学期政治知识点2
1.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这说明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这是制定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含。
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6.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1)原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的进步,归根结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由党的性质和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重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体现。
(3)措施:党和国家敏锐地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趋势,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战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
7.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①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发展史深刻地表明: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政党、政权兴衰存亡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把自己与人民群众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②中国共产党如何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a、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落实在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各项方针、政策中;b、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落实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的行动中。
8.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它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最新理论成果。
9.控制人口,提高素质
(1)我国的人口形势: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之一。世界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2)实行计划生育。a、原因:人口问题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b、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C、内容: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d、义务:为了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我们要增强人口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自觉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10.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能源、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
(2)怎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a、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b、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c、充分运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d、保护资源、改善环境,人人有责。青少年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热爱自然、热心环保,培养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意识。
1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初三下学期政治知识点3
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
1、公平的含义
答:公平意味着参与合作社会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 ,又能得到应得的利益。公平要求对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
2、公平是合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3、体现公平的现象:公务员考试 投票选举 表彰劳模 社会保险
思考下;社会公平的其他现象(P7请列举我国社会公平的现象)
4、社会公平主要表现为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使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到应得的利益。
5、为什么要维护社会公平?也就是维护社会公平有什么作用?
答:①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②促使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③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6、怎样维护社会公平?
答:不但要靠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还要靠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
7、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又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等。
(二)为正义高歌
1. 正义行为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答: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反之,就是非正义行为。
2. 做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3. 实施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分别有什么结果?
答:正义行为应该得到政府、社会及人们的赞扬和支持。非正义行为必然遭到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
4. 怎样做有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答:①要为人正直;②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品格;③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集中表现;④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乃至生命是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⑤在日常生活中,有正义感的人应当鄙视不正当的手段多的利益的行为和逃避规则约束的行为。
5. 遇到非正义行为发生时应怎样做?
答:当遇到非正义行为发生时,对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要进行积极的劝说和制止,必要时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6、正义制度的组成指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和程序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