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讲座观后感参考
南京大屠杀讲座观后感参考(精选5篇)
就在南京城的人民都绝望的时候,有15位外国友人为难民们提供庇护的安慰与日本士兵进行对抗,不顾个人安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南京大屠杀观后感,欢迎查阅!
南京大屠杀讲座观后感参考(精选篇1)
在世界上的几个大屠杀纪念馆都会在人类历史上产生永久的影响,他将使人类永远记忆并避免再次发生,但是他也可使受害国以此做为复仇的依据,如此战争者也会因惧怕而强大自己的武力,若是受害国包容则会赢得悔意,
德国道歉了,普京道歉了,洪森承诺了,所以日本道歉也是早晚之事,但是日本人的心中承认的是中华民国而不是共和国,日本承认与中华民国开战而不承认与共和国开战,日本愿向中华民国道歉而不愿向共和国道歉,公开道歉的关键在台湾的身上,那就是两岸尽快的实行统一
现在的德国以不是二战的德国,日本却是因天皇承认战败而避免了被战争的毁灭,不管怎么说日本侵略了中国的土地,给中国人造成了灾难,但愿日本能向美欧德学习,因为只有包容才能彼此宽容,难道黄河之孙要永远的争下去吗,
现在的世界如果不发生毁灭性的灾难,谁也无法改变它的格局,而区域性的战争只能是消耗双方的财富和人民的生命,其结果只能是导致区域的人们更加落后于世界而已,
二战后的世界除了老美只有中国打了两场有意义的战争,援朝之战令世界刮目相看,使中国摆脱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越之战赢得了老美的经济合作,使中国富于世界
中东战争,两伊战争,中苏战争,中印战争,印巴战争,叙利亚战争,援越之战,除了造成了人民的伤亡和贫穷之外有谁得到了什么,又有谁改变了什么,世界依然是二战后的世界,倒是东欧与苏联,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科索沃与南斯拉夫,阿富汗与塔利班,伊拉克与萨达姆,利比亚与卡扎菲被彻底的改变了
如果普京想改变世界,那就直接与美欧开战,但是现在的世界上有谁敢与美欧开战呢,如果美欧想霸占全世界,他们只需要依靠盟友和货币的力量就足以征服人类,老美只要将美元贬值几个百分点,就会将别人的财富洗劫一空,美元如果崩盘世界经济就会早到毁灭性的打击,现在的形势是挑战老美就等于挑战世界,而任何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战争都是老美参战和笼络盟友的借口
螳螂扑蝉,鹬蚌之争,坐山观虎,渔翁之利不过如此吧,古人是以谋之,,贿之,战之而渔利其国,老美则是以劝之,观之,援之为谋一友,只是现在老美的精英与古人的谋略相比的更加精彩而已,二战不就是老美成功的典例吗
南京大屠杀讲座观后感参考(精选篇2)
期盼已久的“陆川”新片《南京!南京!》最后搬上荧幕面向广大观众,其四年磨一剑的呕心力作是光芒尽露!
影片全程以灰色为背景,让人觉得很压抑,有种喘但是气来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从开始一向持续到最后。黑白电影的效果有种复古的真实,配上现代化科技的手段加于处理,影片的场景确实很逼真,基本上还原了历吏的一幕!
没有《集结号》里那种振奋人心的战斗场面,也没有《投名状》里那种浩大的进攻场景,影片《南京,南京》是在一阵炮轰乱炸后的投降中拉开序幕的,看到那些不顾同胞们的生命,而踏在他们身体上逃跑的国民党士兵,心中不免有几分悲愤,也再一次认识到了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差距。
到处都是硝烟弥漫,整个南京城一片废墟,除了尸体还是只有尸体,到处都是惊恐的惨叫声以及祈祷的眼神,生命在那里如同草介一样微不足道。活活烧死、推入长江、生生掩埋、被当作标靶一样的射杀、刺杀、肢解,所有能想到的杀人方式,均在那里得到了全面的演练!
尽管场面十分残忍,但由于是一部黑白电影,所以感觉不到任何的血腥,“陆川”导演以一种若隐若现的拍摄手法,演绎了历吏的一幕,既还原了历吏的真实,又不至于让观众出现视觉疲劳,相比之下二十年前的那部《南京大屠杀》显得个性血腥,该片也精致不少!
虽然在画面上没能给我们带来太大的视觉冲击,但其声响效果却是值得一赞,也许是因为在五星级影院里观看的缘故,6。1声道的杜比环绕声响效果,有种如临现场的感觉,一声声枪响,一阵阵子弹穿梭的声音,感觉就像颗颗子弹都打在自我的身上一样,是如此的真实。
影片最初的震撼是在于那些逃亡的士兵,一个个惊惶失措的往城门口爬去时所发出的那一阵阵急促的呼吸声,第一次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的真实!
最让人感动的是德国牧师“贝拉”临行前的那一跪,其深深的为不能保护那些难民而感到无奈,其善良的一面让我们很难跟其它德国纳粹分子联想在一齐。
最让人揪心的是范伟所饰演的唐先生跟其妻子离别的那一刻,那是一种生死之间的离别,那是一种英雄就义的场景,那是一种肝肠寸断的画面,那是一种淡薄生命的描绘。
比较庆幸的是,“陆川”并没有把该片拍成是一部三级片,影片里并没有出现任何禁忌的镜头,也许出此刻面前的是一部经过删减过的删减片也说不必须,但不管如何,“陆川”并没有太刻意的去描绘太多中国妇女被凌辱的场面,但是还是充分的反应出了当时日本的种种兽行。
尽管有“刘烨”、“高园园”及“范伟”等大牌明星的加盟助阵,但这并非是影片的看点,其看点在于影片本身的历史题材。由“刘烨”饰演的中国士兵,其扞卫家园的一幕令人敬佩。而“范伟”所饰演的汉奸其明哲保身的做法固然不该,但其成为汉奸的原因倒也让人同情,所幸最后还算是死得有点尊严。“江一燕”所扮演的慰安妇却告诉我们,妓女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也懂得什么叫作挺身而出。
其实影片的真正主角是一名由日本演员“中泉英雄”所扮演的名叫“角川”的主角,一位尚有良知的日本士兵,据说这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该人物刻画出了战争残酷的一面,以及其无奈的一面,一个厌倦了战争的日本士兵最后还是选取了结束自我的生命!
人生也是一种无奈,有时候我们需要被迫去杀人,有时候活着比死还痛苦……
对于那些比较苛刻且喜欢对影片品头论足的人来说,或许该片的确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整个故事太过零乱,故事资料衔接不够连贯等等,但总而言之,个人认为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片,毕竟二个小时的片长难以全面的反应出整个历吏的真相,毕竟这是一部商业电影而不是一部乏味的记录片,所以我们不能要求“陆川”太多!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日本,我们是就应记住这场仇恨,但我们更就应以德报怨,战争向来都是残酷的,战争是少数决策者的错误,而并非是整个发动国所有人们的错误,所以我们不能将所有的怨恨发泄在所有的日本人身上,请想想日本是否也有好人?比如影片中的“角川”。
其实如果要追溯仇恨,也不明白就应从哪里开始追溯起,唐朝?宋朝?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远?我想几百年后我们的子孙也会像我们此刻这样,忘了几百年前,几千年前那一场场血腥的战争。
南京大屠杀讲座观后感参考(精选篇3)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6周年纪念日,是全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痛。1937年的今天,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在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经6个星期的血腥屠杀,在南京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多万人。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极端残暴的法西斯兽行。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那段屈辱的历史吧!
南京——中国着名古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早在6000年前这里就出现了原始村落,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越城。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至今已有2480年历史。这2000多年的历史里先后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在此定都。十朝古都、六朝金粉留下了多少惊心动魄的史话、可歌可泣的伟绩。然而,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古城空前的灾难降临了。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后又以20万兵力分南北两路夹攻南京,中国军队以10多万之众浴血苦战,英勇的反击侵略者。然而终因实力悬殊,13日南京城沦陷。
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城进行了血腥的屠杀。暴行猖獗多达6个星期里,共杀害我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多万人,强奸2万以上的妇女,掠夺文物、财产不计其数,古城南京到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浓烟滚滚,断壁残垣,哀号凄惨……史称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心里不免一阵沉重。为了难以忘怀的纪念,殊不知,这纪念,更是一份哀伤!一份沉痛!一份哀思!
12月13日这个让国人永远难以忘怀的耻辱日子,想到日本鬼子丧尽天良的兽行,想到日本鬼子在我国犯下的奸淫掳掠,犯下的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我们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实现和平、自由、平等是人类社会最崇高的理想和不懈追求。因此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不能忘却日本军国主义曾经带给我们的伤害和耻辱。
然而时值南京大屠杀第76个纪念日的到来,让我却有一些难以困惑和忧愤。
一是在以前这个日子,纪念活动搞的如火如荼,较往年相比,现在总感觉一年不如一年了,媒体,报纸,网络都是冷冷清清,从电视新闻到纸媒、网络都没有举行什么大的纪念活动,有的只是草草一过,实在让每一个中国人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我们真的忘记了,忘记了那段屈辱的日子?
二是日本政府无视我国政府的强烈抗议,多次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湖南常德受害妇女要求赔偿的申诉还没有满意结果;日本政府在对受害者的赔偿和台湾问题上,至今还没有做出让中国人民满意的举动,至今日本政府包括一些右翼团体不但不承认那场侵华战争,而在美化那场侵华战争,更没有承认南京大屠杀。因此,大力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让全民牢记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不耻行径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已成为当务之急的首要问题。难道73年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应该淡忘吗?难道76年过去了,我们就能好了伤疤忘了痛?难道73年过去了,就能让它竟然还不如一个外国的圣诞平安夜吗?难道76年过去了,这个世界真的和平了?
世界各国一直在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积极努力。今天,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帝国主义曾经给我们国家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自日军侵华起,南京大屠杀和他们在中国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直至今天依然铭心刻骨。经历这次战争惨痛,我们对和平的祈求更加热切,要求和平的呼声更加加强烈,我们更珍惜和平。时隔72年后的今天,饱受战争之苦的南京人民,乃至中国人民借此表达对和平的祈愿,借以呼吁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珍惜和热爱。值此纪念南京大屠杀76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在南京大屠杀中惨遭杀戮30多万我们的同胞,以慰死难同胞冤魂!以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南京大屠杀讲座观后感参考(精选篇4)
今天中午心血来潮,想起一本很久以前想读却没读完的书——《南京大屠杀》,于是就拿起手机看了起来。在本该轻松和愉快的暑假看如此沉重的书籍,我觉得自己还是会半途而废,但不知道为什么,从中午到晚上,我把这本10万多字的书一鼓作气看完了。看完的感觉就像是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出来后那一瞬间的复杂的思绪:抽离、恐惧;希望、光明。
初中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投影了几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看完义愤填膺,真是恨不得手撕鬼子,全班的同学都陷入一种愤怒和仇视的情绪中。这一张张照片对于14岁的我来说是个极大的震撼,以致我把南京大屠杀认为是抗日战争中最悲剧性的一幕,对于南京这座城市也有了更深的感触。
1938年的南京处在新旧交替的格局中,尽管内忧外患,但其好像还是保存着帝王乡的稳重与大气。书中对于这时候南京的描写是让我感觉比较温暖的片段:
可是,这样的南京在日寇的大举入侵下,“樯橹间灰飞烟灭”。黑色覆盖了记忆,风停止了呼吸,夕阳用余晖为死去的人举行葬礼。日军把他们的愤怒无情地发泄在手无寸铁的中国人身上,士兵、百姓、老人、儿童、妇女,凡目之所见,均血流成河。神只会创造天堂,人才建立地狱。这场惨绝人寰的杀人竞赛持续了6周,南京城一半的人逃亡,剩下的一半人中又有一半人被杀,被杀的总人数粗略估计是30万余。杀害的手段极其残忍:砍头、活埋、强奸、枪杀、活人实验......
其中最触动我的是日寇对于妇女和儿童的令人发指的行为,在蹂躏她们的时候,尚且把她们当做人看待,可是蹂躏过后,便是杀人灭口和各种残暴的折磨手段。她们承受着身心双重的熬煎,却只能发出绝望的呐喊。
曾经看过一部纪录片《二十二》,讲的是慰安妇的故事。故事很平淡,可越平淡,越有种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窒息感。
这些慰安妇承受着来自世人的偏见,明明自身是受害者却只能选择沉。默。作者这样解释道:不得不承认,彼时国人的思想很褊狭,或者,在战争中本就无理性可言。一方做嗜血者,另一方却只能选择做沉默的大多数,战争中,哪来的人道主义与公平?战后日本投降,接受了国际法庭的制裁l可是对于南京大屠杀这浓墨重彩的一章的关注却云淡风轻。直到今日日本一些分子仍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选择集体性失忆,并妄想复辟军国主义。这与日本人的民族性格有关。
在这样一种思想的荼毒下,服从被视为最高美德,实现自我价值的个人理想被甘当体制螺丝钉的价值观取代。既然自身的生命都无足轻重,那么敌人的生命必定更无价值。这样一种变态的逻辑使他们成为了杀人机器,在背后也是一种拥有权力的膨胀。权力导致杀戮,绝对的权力导致权力的杀戮。
这就是一种“吾国与吾民”的关系。反观德国,在二战结束后,德国就像一个做错事以后及时改正错误的人,而日本政府却仍然选择厚脸皮,死不悔改。因为战争,人们对于人性有了更为切身的体会:
这是人性之恶,但恶也会让善显得更加珍贵。那些由外国人组成的国际安全委员会在这场暴行中挽救了数万南京人的性命,这是人道主义对于法西斯主义的胜利。
南京大屠杀是一段惨痛的历史,长歌当哭,但痛定思痛。南京大屠杀给了我们这样的历史教训:这也是作者张纯如写作此书的原因。南京大屠杀如果不被提及,只能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成千上万的生命由于他人的恶念闪现而陨落,第二天他们的死亡就变得毫无意义。
这是集体性的失忆和选择性忘记。张纯如没有选择忘记,因为忘记屠杀就是二次屠杀,忘记过去的人注定会重蹈覆辙。她选择正视这段历史,而真实的历史总是那么残酷,张纯如最后也不堪精神压力而自杀。
但一石激起千层浪,她用生命让世人了解了这段历史,更加让人在扼腕的同时起敬:有些事,是不能被忘记的。事实欲盖弥彰,正义会迟到,但是不会缺席!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南京大屠杀讲座观后感参考(精选篇5)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略者攻占南京,由于中国国民党军队抵抗失败,大批的国民党士兵溃逃出城,南京沦陷,30多万军民被惨遭屠杀,超多的女同胞被奸淫。
影片以一张张南京老城的照片拉开序幕,在炮火轰鸣中城墙在扬起的尘土中坍塌,画面转接进城门内,守城的国民党三十六师的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去阻止准备溃逃出城的国民党官兵展开一场肉搏,那悲壮的场面,震撼着观者的内心。
影片中太多的镜头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感觉到了那种沉痛的情绪压抑,从开始日军进入教堂,那些神清麻木、内心绝望国人纷纷举手投降,人人如同待杀的羔羊,没有反抗的意识,没有求活的举动,此时让人深刻感觉到失去国家保护的人民是最悲惨的人民。
日军肆意屠杀中国人民的那一幕张狂残忍的画面让我有着义愤填膺的感觉,但是看着影片中那些麻木的看客,我无法描述此时此刻的情感和情绪,当影片中出现超多的中国人被强奸、活埋、烧死,我脑袋一片空白。
生命在战争中是如此的弱小和不堪一击。生命在残酷的战争中没有了活力和色彩,我无法想象那些屠杀者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扭曲,应对着满城的废墟,应对着被蹂躏的成千上万的妇女,应对着遍地的死尸……却仍然继续着兽性的发泄,继续着暴行的肆虐。
我想也许有些日军士兵也是出于无奈,因为身为军人的他们是在执行着日本帝国主义头子的野蛮政策,同样的他们也有爹娘和兄弟姐妹,所以当我看到角川的眼神和歇斯底里的呐喊,我猛然间明白了,明白了他也在痛恨这种惨无人道的杀戮,可迫于军命的强制,他又不得不继续着违背自我意愿的行为,最终成为历史唾骂的对象。那种无畏的挣扎、迷茫的彷徨、无奈的服从,从他卷入这场战争开始就一向伴随着他。
影片从开始的镜头对准了这个主角开始,就打下了一个伏笔,被压抑的情感最终要有一个爆发的突破点,让人物的鲜明个性的刻画到达一种转折,在影片的结尾,主角角川在放走了即将被执行枪决的两个中国人后,内心底层那种被压抑与反抗压抑的情绪到达了顶点,手中那把沾满累累血迹的枪口对准了自我,以一种解脱了的简单来结束了罪恶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内心那种煎熬。
导演陆川说的好:南京是荣光之城,抵抗之城。不是处在当时环境是很难想象那时候的处境!“南京”留下来的是光荣,是懦弱,还是屈辱,就要看我们怎样的去理解!就我观看了影片后,从我个人的感情出发,我觉得南京的军民在抵抗敌寇入侵的时候,显得有些茫然和麻木,奋起反抗的力度不大,多数人的心态在惊恐中放下了求生的反抗,把自我的生命交给了对方变成任人宰割的羔羊。
影片中只有在做最终反抗的那一伙国民党军人因反抗失败后被杀之前,一个士兵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喊出了:“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的鼓舞人心的话语,之后大群人一齐喊出了:“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那气壮山河的气势,让我的心被激励起来,也让我感到中国人民的不屈。
整个影片的情节紧扣着30多万军民被屠杀这一主题,造成这一历史杯具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国民政府放下了南京,国民党众多军官不战而逃,仅仅留下那些不愿意逃跑的残余力量坐着顽强的抵抗,虽然在南京城内多次袭击、扰乱敌人,但是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宣告失败,从而致使30多万军民成为日军屠刀下的冤魂。
影片中那个经典的画面深深地印刻在我脑海中,就是小豆子最后逃了出来,吹着蒲公英,让人感动,使人欣慰!
影片的结尾,出现了瞬间的彩色背景,我想那是导演的点睛之笔吧,从彩色背景中让人看到了期望。就如导演陆川的一句话:那个时候,活着,是一种抗争;而死亡,也是一种抗争!
历史留给我们的是痛苦,也是教训,更是一种激厉,历史也警示着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中国只有强大了,才不会被外国欺躙,只有自我强盛了,人民也才有安全感和自豪感。历史已经翻过了那一页,但是留给我们的屈辱却是永远也翻但是去,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缅怀战争中为反抗入侵,保家卫国而献出青春热血和生命的军民,让我们永远记住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不可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