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800字 >

关于《明朝那些事儿》观后感800字

奶昔分享 275364

奶昔 分享

最近,我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作者风趣幽默的话语令我十分喜爱这部书。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对斗争的描述淋漓尽致,对情节的把握炉火纯青,真的很令我钦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关于《明朝那些事儿》观后感8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关于《明朝那些事儿》观后感800字1

明朝是我很感兴趣的朝代之一。

中国历史中,我个人一直觉得三国魏晋和晚明至明清更替这两段最有意思,也最精彩。

魏晋风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有的名词,其内涵之丰富,可以专门写无数论文。而三国时期,则因一部《三国演义》,恐怕不知道的中国人也几乎没有。在那个跌宕肆意的年代里,无论英雄、枭雄还是狗熊,都十分之精彩,哪怕狗熊也坚决不狗熊到俗套。更难得的是,在那里谁也不能占据压倒性优势,不管你怎么英雄、枭雄,到头来终有各自的宿命冤家来克制,就是在演义中被鲁迅称为近似妖一般的诸葛孔明,也有个司马仲达来制衡,几番风云,总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材,叫人血脉膨胀,又止不住感叹“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明朝,一个充满吊诡的年代

说到明朝,我就觉得有点犯难了,因为几乎无法用很概括性的简短几句话来说清楚这个朝代。

它可以说、值得说的,实在太多,太多。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朝,也是唯一一个自南向北以南方军队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而统一天下的皇朝。

那一段艰苦卓绝的开国史,被后人编成评书《大明英烈传》四处传唱,以至于金庸笔下的小惫懒韦小宝,除赌博出老千之外,就好听《英烈传》这口儿。而恰恰是这最大众化的评书,却使这个从小就没接受过任何系统教育的无赖典型,在茅十八遇危要他回避时,难能可贵地坚持了一把:“他妈的,杀就杀,我可不怕,咱们好朋友讲义气,非扶你不可”,这虽是小说情节,却也是草头百姓们对大明英烈尊崇追慕之心的真实写照。

明英烈之后的永乐大帝,从知名度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看,事迹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郑和七下西洋是不用说了,在世界上只怕都算是赫赫有名的,其他如侯显五使绝域,编撰《永乐大典》,开通川藏路,张辅平安南,永乐亲征漠北等等,无一不是可以写成鸿篇巨制的传奇。

当然了,明朝除了这些激荡人心的事可写之外,还有相当多的昏庸皇帝、奸佞权宦和其他英烈故事。像明英宗的“土木堡之变”,以及于谦、王振等历史人物,就被梁羽生写进了其代表作《萍踪侠影》,成了小说的主要背景。又如正德经常自贬身份给自己封个将军当当,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见大臣,天启皇帝的一手好木匠手艺,明宫三大疑案,东厂、西厂、锦衣卫之恐怖,九千岁魏忠贤的狠毒,中流砥柱袁崇焕的千古奇冤、凄惨下场,以至最后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山海关大战、明清易代等等,这一桩桩事迹哪件不是惊心动魄,而其中的匪夷所思,又更非是小说家们的一杆笔所能编写出来的。

又譬如,时下有不少人指责明代,尤其到了明末那叫一个礼乐崩坏、道德沦丧,为国殉死者寥寥无几,自明朝起国人的骨气便没了云云,其实不然,这实在是个大大的误解,或者可以说是一种片面而不负责任的说法。明朝,恰恰是极重伦理道德的,其偏执和坚持甚至可说到了一种变态的地步。明初时永乐大帝作序颁布的三部理学《大全》:《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乃是程朱理学的论著汇总,程朱理学自此成为明朝的国学,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论当时情形为“家孔孟而户程朱”。明中期还有承前启后的王阳明“心学”等等。转身看看实际情况,在明末,无论是农民军破城还是满清南下,为国为君殉死实是极普遍的现象,从内阁大学士到老百姓,几乎每城被破都有主动殉死的官吏和平民,甚至阖家老小满门死绝把井给填满了都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光《明史》中的记载就比比皆是,更别说各地的地方志和士人笔记了。

总之,明朝的这些人和这些事儿,说上几年只怕也是说不完的,而这等历史的精彩,更是我们怎么编也编不出来的。

把历史写得很精彩

只是,历史的精彩,未必能写成精彩的历史。

太多的历史书,都是严肃的学术的,可同时也是枯燥的,缺乏可读性,难以被不是历史专业出身的百姓们所接受。

但《明朝那些事儿》,应该说已经做到了被普通读者接受这一点,而且从目前它的受欢迎程度看,还可以说接受度相当好。

有人说,历史不可以幽默不可以白话,因为历史是严肃的,这话没错,但我认为必须要加个前提,那就是你写的是给专业人士看的学术论文,而不是给老百姓们看的历史书。

给老百姓们看的历史书,它就应该是幽默有趣的,精彩的说着大白话的历史书。因为现如今的老百姓们虽然大都有文化有文凭,可他们毕竟不全是历史专业出来的,没有那么多关于历史的基础专业知识,如果你给他们看的书,要先让大家伙都去预习一回历史基础课,看完通史或通鉴才可以看,这玩笑就不免开大了。

关于《明朝那些事儿》观后感800字2

《明朝那些事儿》该书语言流畅,时不时调侃一下,跟讲故事似的,比较通俗,真可谓轻轻松松读历史,舒舒服服品古人。只是书中没有引经据典,也未注明出处,至于是否完全符合史实,也就没法考证了。好在它说的事儿,跟我们平常聊天、东拼西凑的有些明史能对得上,也就认为它是真的了。

《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部从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写起,直到永乐帝朱棣登基为止。算是一部朱元璋传和半部朱棣传。

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大概是唯一的一无所有的贫农,是通过造反才拥有了天下。放牛、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一份十分简单的简历。没受过教育,却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人事管理天才。

朱元璋小时候深受元朝的腐败统治之苦,因此痛恨官员的腐败。做皇帝后,对腐败官员大肆杀戮,却没有止住大明王朝的腐败。

在所有的恶行中,朱元璋最憎恶贪污,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每当他想起那本该发给自己父母的赈灾粮食被官吏贪污,导致父母饿死的情景,就会忍不住咬牙切齿,这些人个个该杀!

他要创造一个真正纯净的王朝,一个官员们人人清廉、百姓安居乐业的王朝。所以他尽一切努力去实现这个梦想,可是梦想不一定会成为现实。

洪武二年,朱元璋曾经对他的大臣们说过这样一番动感情的话:“从前我当老百姓时,见到贪官污吏对民间疾苦丝毫不理,心里恨透他们,今后要立法严禁,遇到贪官危害百姓,绝不宽恕!”

朱元璋是说到做到,他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贪污60两以上银子者,立杀!甚至到后来,明朝出现了戴死罪、徒流罪办事的一种奇特现象。

应该说,朱元璋是下了大力气肃贪的,但效果并不是太好,这是很值得分析的,大凡在封建朝代开国时期,官吏是比较廉洁的,而洪武年间出现如此大范围的官员因贪污被杀,是很不正常的。

无论历朝历代,官员们都不乏争先恐后、前腐后继之徒。但各朝各代都在肃贪反腐方面倾注、耗费了不少资源。

同样,而今我们正为实现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在主席习近平的带领和倡导下,为努力打造开明、廉洁的中国政府而开展声势浩大的“打虎拍蝇”反腐倡廉行动。我们希望“打虎拍蝇”行动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关于《明朝那些事儿》观后感800字3

为什么会正儿八经的开始看这部书,我也不太清楚,或许,是因为厌倦了所谓的正统,所谓的学究吧。

历史本身的事情是很有趣的,就像史记里面的很多故事,百读不厌,很有趣味。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传统的涉入历史的角度,有人选择搞学究,有人选择戏说,要么太正经,要么瞎胡说。

喜欢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有史实,也有自己的理解,既进行了研究,又不要读者也跟着板板正正,将历史像故事一样娓娓道来,有血有肉,很真实。

《明朝那些事儿》,个人感觉,就是这样一本书。

看似调侃一般的语言,却呈现真实的历史事件,让人轻松的就能进入那些曾经或辉煌或暗淡或荣耀或耻辱的岁月,去了解去认识那些曾活跃在历史岁月中的人。

当然,也可能是鄙人才疏学浅,看不懂太学究的东西,所以觉得这种文体比较好接受。但是,我记得白居易先生写文章有个习惯,写完之后会拿给街上的老太太看,他的用意很明显:争取让最普通的老百姓都看得懂。正所谓:通俗易懂。

再有就是今天很流行的大家上讲台---百家讲坛,也是在普及历史,让普通的老百姓也能轻松的了解历史。

所以我觉得,今天有人能够用这样的方式来呈现历史,很难得。

不过,客观的讲,不会不朽。

但是,不简单。

关于《明朝那些事儿》观后感800字4

最近,我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作者风趣幽默的话语令我十分喜爱这部书。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对斗争的描述淋漓尽致,对情节的把握炉火纯青,真的很令我钦佩。在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朱元璋了,一个出身于农民世家的人,竟然能成功当上皇帝。

朱元璋小时候深受元朝的腐败统治之苦,家中十分贫苦,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大概是唯一的一无所有的贫农,是通过造反才拥有了天下。放牛、做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一份十分简单的简历。没受过教育,却能直接带领千军万马争夺王位,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人事管理天才。对于这种情况,我有自己的看法:平静的湖面,练不出不畏风浪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宁静的世界,找不出真正的英雄,朱元璋就是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成为一个伟大的霸主。正是青少年时期的艰苦经历磨炼了朱元璋,使他变得老成而有心计。

朱元璋最令我佩服的是他的各种本领:果断、让朱元璋能在危险的情况下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坚持、能让他在僵持时打破僵局;冷静、能让他有准确的策略。这三样宝物、合起来,能让你在战场上完美地指挥出应敌的方法,假如任何事中,都具备果断、冷静和坚持会让你在困境中发现机会。在这三个本领前,相信无论怎样的困难都回迎刃而解,最后将登上成功的彼岸。

朱元璋还教会了我自信,他曾经说过“我相信我是对的”。在通往胜利之门的路上,你会捡到很多钥匙,这些钥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闪闪,但只有一把才能打开那扇胜利之门。当你引领大军作战,当百万生灵的一切掌握在你的手中,当你只有一次尝试的机会,没有多少人能不紧张,而在战争中,只有一个时机是最适合的,如果失败了,你将失去一切。但朱元璋却在关键时刻毫不紧张,他相信了自己的决定,是自信,使他一步一步地走向皇位。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后,朱元璋成为了我生活中的老师,他教会了我果断、冷静、坚持、自信等等必会的本领,他仿佛和我说:乱世之中本身是没有天才,但只要有了各种本领,你就是一定会成功,本领能助你登上成功的高峰。

关于《明朝那些事儿》观后感800字5

不知不觉中,我结识了一个叫《明朝那些事儿》的朋友。于是,我就成为了当年明月,也就是《明朝那些事儿》作者的又一个“粉丝”。

这本书,从朱元璋起义开始讲起,用幽默的语气,讲述了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直到明末朱由检自杀为止。事实上,这本书就是我了解明朝的唯一途径。我知道这不太好,但我还是相信当年明朝的实力的。

每看完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后,我都会迫切地期待着下一部“出炉”。我很欣赏当年明月这种写作风格。要不然,我这个区区六年级的学生怎能看懂?

我认为这本书不仅仅只讲述了明朝的整个历史,还告诉了我们许多的道理。首先,做皇帝就像开公司,经营不善就会破产。但人家破产可以重来,一个王朝“破产”,估计“老板”生存的可能性为零。就像大结局中的结束语: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回头。因为如此,我也不想当皇上。万一哪天国家出了事,自己能力又不怎样,岂不完蛋?还是共产主义好啊,有得选举,能力不好不用你当,当个老百姓活得实实在在才好。

其次,就是“祸从口出”的问题。想唐伯虎当年由于口出狂言,在科举交卷后当着大家的面说自己必中会元,使大家猜疑他作弊而他则被逐出考场。俗话说得好,“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哪天随便说出来的话可能就会毁了你。所以,当心啊!

最后,就是对待人生的态度问题。当年明月在书中写道:我要告诉你,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先变成粪,再变成土。没错,正是这样。当你匆匆地过完了一生,赢得了许多荣誉和名利。然而当你在临危时再想这些东西,会觉得有意义吗?有,但不是指这个。死而无憾,这才是人生的意义。或者,也是《明朝那些事儿》的最后一章的结束语: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我写完了。我知道仅凭这篇文章,是不能表达我的全部情感的。可我还是要写,因为,这是对我的一种满足,仅此而已。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关于《雨人》观后感800字

下一篇:有关矛盾论的个人观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