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一度小说读后感作文
尖锐的文字,讽刺却不失幽默的笔锋,这就是韩寒的文字。透过韩式文风,看到的是韩寒张扬的个性,叛逆的思想,还有便是对现实的失望。小编特地准备了零下一度小说读后感作文,欢迎借鉴学习!
零下一度小说读后感作文1
久闻韩寒这个名字,他算是文坛的后起之秀吧。他的作品之前我没看过,但听说他在青年一代中的影响却不可小视。前不久去新华书店看到韩寒的《零下一度》就顺便买了回来。
看他的这集,我确实亲眼见识了韩寒独特的魅力,知道韩寒为什么如此受青年一代的欢迎与亲睐了。在中国文坛只怕难得再找得出这么个韩寒,尤其在当今的文坛与当今人文缺失的社会。
韩寒的作品大胆、幽默、深刻、尖锐、辛辣、真诚、率直,当然,不可否认的,其文也确实有些过于偏激和不成熟之感,在此就不多说了,自己去看。
《零下一度》中印象很深的是韩寒的《只说一点点》、《眼中》,其次就是最后的代编者话——刘如溪的《韩寒三思》。本来呢,从题目四字的字面意思看刘如溪是苦口婆心地劝韩寒三思,但是到了最后却来这么一句:韩寒三思,与韩寒情况类似的同学三思,以韩寒为榜样的同学更要三思。似乎是点睛之笔,升华一下思想高度和文学意义嘛。说实话,我不是什么韩寒,我是我自己,也不曾有什么与韩寒情况类似,我与自己情况类似,更没有以韩寒为什么榜样,我以自己为榜样(不过需要一提:我绝不崇拜韩寒,但我欣赏韩寒),只是觉得此文中有些话说得牵强了。
比如,那个什么关于韩寒说学数学只要学到初二的,人家不是说了嘛,那只是对他自己而言,他有说:如果你将来想去设计个把火箭玩玩,就别信他那一套。这就对了嘛,那一套是他的,拜托,人家的,告诉我谁叫你去抢的?再说了那韩寒说的话又不是真理,亦不是圣旨,你当放个屁,大可以不听、大可以不信、大可以不闻。其实说这些本来就是多余,不能因为韩寒是文坛的名人了,创造了“韩寒现象”就把他的一个观点拿出来小题大作。试问,如果是大街上一个乞丐说数学只要学到小学毕业,或者他饿得难受心情不爽干脆就说地球人都不要学数学,谁会理他吗?扫街的大妈?——叫他滚远点!环保工人?——别破环市容!
根据物质守恒定律,没人学数学自然有人学数学,至少韩寒《眼中》那些人的拥护者肯定会拼了老命的学数学学微积分,气死你韩寒!韩寒觉得大多数人学了微积分一辈子用不上几次,那么,肯定有这么个人认为学中国古典文学赶不上新时代潮流。中国拥有一个数理化三科总分不及格亮七门红灯的韩寒,那么,中国必定拥有一个把他吊着打往死里打都不肯学一句语文的人才。我想劝慰刘如溪先生,倒不如多发发功夫去劝劝那些誓死不学文学的同学“三思”,为他们去“无比担忧”吧。
话又说回来,无论《韩寒三思》再牵强那一套也是刘如溪先生的,我无权评论,所以也不能老扯着这个话题不放,仅仅关于“数学到底该学多还是学少“,这是个多么稚气的话题,根本不成问题,看罢全书却看到书中有多处提起,这么多人凑热闹,我也只是稚气些过来凑凑热闹发表一下自己的一套愚见罢了。不!是读后感——读了《零下一度》:有此韩寒,文坛有幸!
其实说到这些担忧啊那些热闹什么的,突然觉得令人担忧的其实更是现今中国的文坛,因为中国文坛太过于平静,太过于低迷,没有热闹,没有激情。
不过,亦如他的《零下一度》,韩寒势必会惊起一湖涟漪一滩鸥鹭,令锈腐的`文坛焕发几许光辉充满几许生机。
还有,如果你没打算凑热闹,也千万别信我以上这一套。
零下一度小说读后感作文2
假期里热映了一部韩寒导演的作品,影片的名字叫做《后会无期》。作为韩寒粉丝的我,还跟妈妈和妹妹一起去看了首映。果真没让我失望,一句话说来:不愧是韩寒。
借此,读了韩寒学生时期写的一部作品,名为《零下一度》。此书是以散文的形式写的,大大小小也有二十多篇。主要回忆了童年生活的种种经历,记述了难忘的校园生活,还有一些读书笔记。文章语言幽默,充满着奇特的想象。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喜怒哀乐,展现出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反映了一个18岁青年的人生视野和感悟。
最喜欢其中的两篇小散文《来自海边》与《兄弟成长于蓝天年代》。我只简单说说《来自海边》吧。韩寒在这里用幽默的言语描述了旧称东方巴黎的上海,并讲述了自己在石化海边成长的许多趣事。并且以青岛清透的海水和自己无意中捞到海星的经历作比较,写了自己家乡的石化海滩。一开始真的是看着很不起眼,用韩寒在书中的原话说来“水是灰的,沙是黑的,沙滩奇硬。真要把自己活埋了,恐怕要操一些像铁铲一类的家伙,一铲一铲地挖几个钟头,只要你不怕旁人认为你在挖坟墓。”可到了后来,他也渐渐的开始看到了家乡独特的美,并在那里,与儿时的伙伴留下了难忘的回忆。读完后觉得心里舒服,并且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那些美好的经历。
有人说韩寒的语言辛辣,讽刺。其实也未尽然,他只是善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毫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他人的种种看法。我敢说这也是他的一大魅力,在如今的社会,存在着太多的虚假,当看到他的文章,就会觉得心里一丝清爽。心情豁然开朗,哈哈……
零下一度小说读后感作文3
看到明天的天气预报,最低温度达零下一度了,突然想到韩寒的《零下一度》。里面有一篇《穿着棉袄洗澡》让我印象深刻。
“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给拿掉。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
这是韩寒的想法,然而社会上许多人都否认这个看法。中国的教育界依旧口口声声地要培养全才,就拿江苏省的高考方案来讲吧,非要你门门都好,有一门拖后腿就会“一尸多命”,拿什么补救都不行。然而,这毕竟是应试教育,除了会做题,考生一无所知,不知道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社会……
韩寒作为一个少年成名的怪才,不是被人捧上天,就是被人踩到地狱。我觉得这对他很不公平,少年成名不是他的错,而是正如韩寒所说,这个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而韩寒就是文学人才。况且,相比那些学习成绩好,却碌碌终身的人,韩寒可谓是“全才”了,除了在文坛响彻云霄,也涉足了娱乐圈,赛车玩的也很棒……
我们不能过多的要求韩寒,非要什么都好才能得到社会的肯定。正如我们不能要求庖丁去相马,伯乐去解牛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也许有人是大器晚成型的,也许有人属于少年得志型的,我们不能武断的认为大器晚成一定优于少年得志,所谓各有千秋嘛!
“我们最终需要的是专于一类的,当然我们也要有各科的基础,不能从小学一年级就专攻什么,为直达目的扔掉一切,这就仿佛准备要去公共浴室洗澡而出门就一丝不挂;但也不能穿了棉袄洗澡……所以,现在教育的问题是没有人会一丝不挂去洗澡,但太多人正穿着棉袄洗澡。”
在我看来,我们该做且能做的不是批评过去的,而是正视现在,再次审视现在的教育,审视自我!
气温会骤降至零下一度,但希望不要冰封我们的心!
零下一度小说读后感作文4
知道韩寒,还是在十几年前的一些专家报告会上,听有些专家评论韩寒,当时对韩寒的印象,只知道他是一个文学功底很好、理科成绩极差的中学生,从上初中就开始发表文章。
了解韩寒,是“迫于”女儿的压力,因为近段女儿迷上了韩寒的作品,苦于没人分享,于是就逼着我和她共享其乐。
看了韩寒的文章,我想大家都会有同样的看法,文如其人,韩寒太“狂”,也许是年少无知。但看他文章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又感觉很成熟,但这种成熟是没有经验的“不熟”。他的文章直言不讳,如果你和他在某些观点上一致,会让你感到读时的淋漓,敢说别人不敢说的,敢写别人不敢写的,敢做别人不敢做的。如,他在文中写道:“数学只要学初二就好……”那么,他学“多余东西”也不过才两三年,难道仅仅这么两三年就让他对现行教育制度深恶痛绝?难道现行教育制度就一无是处?
韩寒的想像力很丰富,对遇见的事可以加以想像,搞出可笑的事。但他也有一定的判断和欣赏、分析能力,对一些名者敢于抨击。这,大概就是韩寒的性格之一。韩寒敢评判自己,有时还会利用一些名言警句来进行语言攻击,当然只是说笑而已。他的性格有点判逆,所以说话有些怪气。
他的“不一样”,来自于他平时的爱好——读书,书中写道:我每天上课看书,下课看书,图书馆的书更是被我扫荡干净,只好央求老师为我开放资料库,中午边啃面包,边看“二十四史”。为避免我的文风和别人一样,我几乎不看别人的文艺类文章,没事捧一本字典或辞典读……
看来,他的功底,不是与生俱来的,与他的“嗜好”有关。他是书就读,各种各类,难怪他有如此深刻独到的见解。于是,我对韩寒的印象有最初的“评价不高”到“由衷佩服”。好一个了不起的韩寒!
零下一度小说读后感作文5
韩寒的书以前看过不少,比如《三重门》、《像少年啦飞驰》。韩寒的书第一次看会有钱钟书的味道,有种听上去很有道理的无厘头,还有共同的对社会冷笑一样的嘲讽。方鸿渐懦弱且自诩孤高,林雨翔也一样自命不凡地平庸着。
但是我知道啊,韩寒一定不愿意别人说他是什么什么人第二的,即使那个人是钱钟书。韩寒说:“我是同时期里再没有的才子。”颇有种曹植才高八斗的感觉。可是那个不念书说要靠自己稿费养活自己的少年终究还是做到了,大家也都听说了他的名字。
就像书里的半自传的小故事,零下一度很散漫,一个一个小故事串联起来,就像一个老太太絮絮叨叨地回忆往事,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但是回忆里的那些人,那些事都很温暖。我也终于知道,他书里的故事,或多或少都带了自己的影子。或许时间不说话,但是人啊,他的骨血总带着来自过去的影子呐。
零下一度小说读后感作文相关文章:
★ 罗生门个人观后感600字6篇
★ 2020小说魔道祖师读后感作文5篇
★ 摆渡人小说读后感700字5篇
★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读后感作文5篇
★ 2021狂人日记小说读后感作文5篇
★ 故乡小说读后感范文5篇大全
★ 《城南旧事》长篇小说读后感500字6篇范文
★ 西游记小说读后感作文7篇
★ 2021复活小说读后感优秀作文5篇
★ 童年自传体小说读后感范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