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大学读书心得900字
千百年来,有多少“鹿”被假指成了“马”,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命丧黄泉?党同伐异。非己若者,其心必异,必杀之。在党伐中,又有多少人依附于某个派系,渴望搭上穿越阶层的直通车。有人跟对了,功成名就;有人跟错了,其结果可想而知。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白鹿原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鹿原读后感1
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陈忠实在书的开头引用了巴尔扎克的这样一句话,用来总结他写作的目的。带着这样的理想他写下了这样一本带有历史厚重感的书,让人称赞的是,他也真正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白鹿原》向我们再现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的中国历史。
它弥补了历史书上空白或残缺的内容,将历史的场景再现在世人眼前。最为可贵的是,作者再现了当时陕北农村的面貌。农村在中国历史在残缺的内容太多,特别是在那段动荡的时期,有太多的东西被扼杀了。
小说中最成功的是塑造了几个主人公形象。让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当时中国的原貌,看到了当时农村的原貌。
白嘉轩,身为族长,就是中国农村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代言人。任你城头大旗变换,我只守着乡约族规,我只背负着仁义白鹿村的御笔亲题,我只守护着祠堂的钥匙。这是一种封闭的、慎独的、自省的、仁义的文化,文化的形态恰恰就是文化的内涵。是中国保守势力的完美代表。
鹿子霖,精明强干,争强好胜,无原则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好色成性。最后,有灵性的生命被抽走,生不如死,毫无尊严的死去。
田小娥,书中最重要的女性之一,一生渴望真爱,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用肉体的诱惑帮助自己爱的人,在书中是个典型的d妇。然而,她却是最可怜的,她的可怜在于她的单纯、在于她的无知、在于她对爱的渴望。在那样一个封建社会,作为一个女人,除了身体上的`付出她不懂得其他的方式。然而,对这个人的看法大家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如果真要来讨论她,或许又可以写出一本书了。
朱先生,正本书中最具智慧的人,饱读诗书却少言多干事,虽然能预言未来,却总是沉默着干自己该干的事。他是中国人最为推崇的人的代表,他悟出了做人的道理,完美的再现了中庸的思想。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就展现了一段历史。本书讲的是一个民族传统的故事,虽然其中多少有点虚构,有点夸张,可是所谓的传说,自然是有虚构和夸张的。勤恳老实的耕读,学为好人,这个良好的传统就应该保持下来。那些有关白鹿的描写,自然都是虚构的,但那就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升华,是民族历史的记录。
白鹿原读后感2
如果真如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那么《白鹿原》将是九十年代前后的中国的一部秘史。它所揭示的不仅仅是白鹿原上的人的冥冥造化,更是对当时国家的命运的一种揣摩。换句话说就是,白鹿原的命运走向就是国家的命运之途。
白、鹿两姓是白鹿原上财富与权力的拥有者和演绎者。传统的封闭的封建习俗已将原上的人们变成了其制度的卫道士,沉默寡言的白嘉轩便是最好的佐证;然而从他冷静中透出的睿智却深得读者的赞赏。喜欢官场生活的鹿子霖更是难得的典型人物,直到最后想远离官场的时候却无奈的陷入官场的时候。他才领悟到生活的哲理:钱再多家产再厚势威再大,没有人都是空的。有人才有盼头,人多才热热闹闹;我能受狱牢之苦,可受不了自家屋院里的孤清。
是一个吓人的咒语给白鹿原的人民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毁灭性灾难,还是一道严实的封建隔墙将白鹿原的人民带向死亡?愚昧的他们也只能是在年馑面前乞求,在瘟疫面前拜神求鬼;直到鹿子霖洒石灰灭菌防瘟疫的时候,他们仍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修塔镇妖的封建行为,也只能是造成人吃人的恶果,幸亏一场大雪救活了他们。
当革命的焰火在这里开始蔓延的时候,无知而显得特别聪慧的他们,却分不清什么样的政权才能主宰当时国家的命运。直到有了新一代的青年知识分子,如鹿兆鹏、白孝文、鹿兆海、白孝武、鹿兆谦(黑娃)、白灵灵等;他们冲破世俗观念,踏上新时代的步伐抗日救国。除了白孝武接替大哥的任务继续为封建制度服务以外,他们无一不是白鹿原命运的延伸和创新;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哪怕代表着的是牺牲,他们也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写白鹿原的命运,去冲破封建观念的高墙,去创造一个如同回到那和谐而殷实的新时代的白鹿原。
咒语还是经不住革命的烈火的赤烧,也只有在前进的时代潮流中,才可以把握住白鹿原的命运。
白鹿原读后感3
由于北京交通拥堵,上下班路上时间太长,无所事事。经同事介绍,一时心血来潮,找来陈忠实的大作《白鹿原》聊以打法时间。
这本小说我大学时就曾看过。但那时的自己毫无阅历,人生也未曾受过任何挫折,尤其学业上的种.种顺利,让自己时时沉浸于前途无限光明的幻想中。对这种虽然名气足,但却内容冗长而又充满乡土特色的小说实在难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随手翻过几次,但总是半路而止,体会不出任何甘苦。
工作以后,发现了自身能力的种.种欠缺,也发现了人生并非过去想象般一帆风顺,经历了不少焦头烂额之苦,时过境迁之后再读它,体会则完全不同了。
白鹿原上,白家与鹿家三代人,不足百年的时间里,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很让我有些感慨。
感慨之一是世事难料。白鹿原上,白家兴旺过,鹿家兴旺过,但好景都不长,跌下去,又起来,起来又下去。白鹿两家三代人被命运在砧板上无情地反复敲打。什么时候正面烤,什么时候背面敲,世事难料。所以,自己不论什么时候,都别悲观,也别骄傲。活得好,是祖上有德,自己运气好;活得不好,是时候没到,自己还要再加把劲儿熬一熬。人的一生漫长得很,一时得意、一是低落,千万不要把一时的状态当成永恒。对人生的态度,在困难的时候要能坚持得住,在得意的时候要沉稳得住,不要被表象迷惑。
感慨之二是尊重别人。尊重高位的人,也尊重卑微的人。地位卑微的人难保一辈子卑微,即使一辈子卑微,下一辈子,人家未必不翻身,时间能改变一切。即便是打了一辈子长工的鹿三,还生出了一个将来当保安营营长的黑娃一样的儿子来。地主白嘉轩的儿子,也有卖房卖地半死不活的一天。世界是多元的,不要把人看死了,这等于自断后路。这样的后路,眼前可能不需要,等到真需要的时候,已经晚了。
感慨之三,做人要 向朱先生学习。朱先生读圣人书,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立志学为好人;又不拘泥于圣人之言,在混乱不堪的世界中,既不随波逐流,也不拘泥死板,不论世事怎么变化,总能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低调而不骄傲。管你张县长李县长,共产党还是国民党,他有他的抱负、理想与信念,成败不萦于心,不媚俗,不庸俗,光明磊落。同时,在生活面前,他有血有肉,有男人的骨气,又不失情调,让我佩服。
感慨之四,有自己的原则,但也给别人一个机会。白嘉轩做事太硬,鹿子霖就圆滑很多。白嘉轩要是能够在坚持自己的原则的同时,多给子女一点谅解,或许白孝文也不至堕落到那种程度。而鹿子霖做事情太过阴损。这样的阴损是否能招来祸患我看不一定。但做人还是光明正大些好,坦坦荡荡,才能心无所惧。
白鹿原读后感4
看过陈忠实的《白鹿原》后,小说中的人物一直在脑海里轮番登场,让人琢磨回味。
这部小说没有前言,也没有后序,阅读之前我找不到任何文字做阅读的指引。书的题记就是一句话: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巴尔扎克
小说看似是白,鹿两个家族从清末民初到解放前夕尽半个世纪的矛盾纠葛,但感觉它不仅仅写两个家族,而是有很多隐喻和对历史的思考和个人判断。
小说的题目有多重含义。既是地名;也是白,鹿两大家族姓氏的浓缩;同时还隐含了一个精灵般的美丽传说。
小说人物众多,以白鹿两家为支点,架起了一个密网般看似错综复杂却又不混乱的人物框架。感觉作者在人物设计方面花费了不少心血, 这加强了小说的完整性,也使小说显得更加丰满而又更具历史感。但是由于人物过于众多,所以感觉对很多人物刻画并不深刻饱满,即便对最主要人物白嘉轩的刻画也是如此。
小说的结构并不复杂,主要围绕两大家族及关联家族在风云突变的各个历史阶段的不同表现展开。感觉小说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做引子,而是把众多人物用众多事件错综地连接在一起,同时又不时加杂进一些思考和隐喻。可以说正是这些高于事件和人物的精神力量,吸引着读者持续阅读下去。
小说虽然以作者最熟悉的陕西农村为背景,但在语言上并没有刻意追求方言的痕迹。语言的表达自然生动,完全为人物服务。小说里对陕西农村自然风光的描述惜墨如金,或许也影射出作者更多感悟于农村生活的寒苦而非浪漫。这部小说几乎没有丝毫浪漫情怀的痕迹,即便有,也仅仅局限于男女的欢愉之中。
作者不时赋予白嘉轩哲人式的思考与内醒,虽然笔墨不多,但从未间断,最终表达了人物更深一步的思想内涵和小说影射的哲理。作者用很多不同的方式不断地丰满这个人物:作者先赋予白嘉轩笔直的腰干,最后又让他终日在夸张的大罗锅状态下生活。赋予他冷静锋利的眼眉,又最终让他失去锐利的所在。这些反衬颇具独到之处,感觉作者无比偏爱这个角色。相信作者通过白嘉轩也同时表露了自己对人生对历史的思考和反观。
这部小说除了白嘉轩外,还有几个人物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朱先生,白的二姐夫,读书人。他是小说里一个极大的闪光点,一个预言家,一位真正的哲人。作者在他身上用了众多笔墨,而且赋予这个人物更高的境界和智慧。其率8叟抗日的未果举动令人思考知识分子闹革命的局限性。
鹿三,白的长工,正面人物。他性格鲜明,淳朴善良,洋溢着传统的生命内涵。作者最后赋予他鬼魅缠身的奇怪举止和对他生命力终点的描述增加了这个人物的生动性。
黑娃,鹿三的长子。一个不断变化且成长的人物,应该说最终是一个悲剧人物。作者赋予人物很多的变数后,最终让人物成长为一位自觉脱掉匪气而素以布衣长袍裹身的人。但黑娃生命的结局却更多影射历史的悲剧。
冷先生,白次子的岳父,鹿长子的岳父,郎中,药店掌门人。他曾担任着白鹿两家的折中角色,但最终无法控制局面。他冷静明查,是个深藏不露的人。
仙草,白的第七任妻子。最主要的女性主人公之一。传统女性,善良坚韧。她死于怪病,却展现出坦荡清醒的生命力,也是让白对生命思考升华的角色。
鹿子霖,鹿家祖掌门人。但我觉得这个人物的刻画不是很成功,对这个人物我没有更多的回味。
田小蛾,黑娃的妻子,与鹿子霖和白家长子白孝文多有瓜葛。悲剧人物,是故事变迁和发展的转折点。
白嘉轩的后代白孝文,白孝武,白灵,白孝义以及鹿子霖的后代鹿兆鹏,鹿兆海及兆鹏的发妻悲剧性的一生,白家的白灵与鹿家的两位后人的感情纠葛,也增加了小说的戏剧性,但对人物刻画都不是太深入,更多揭示当时国共两党内战的复杂性与混乱状态。
土匪头子大拇指,几个走马观花的县长,总乡长等等人物都不一一细说。
我自认结尾的设计非常好,简单又富有想象力。当白鹿两家领军人物的生命力到了暮年时期,他们都变得单纯起来,似乎重新回到了生命的起点。已经疯癫的鹿子霖举着一颗鲜灵灵儿的羊奶奶草对木朽垂垂的白嘉轩说:
“给你吃,你吃吧,咱俩最好!”
最后还想再赘述几句。作者通篇中几乎不间断地描写无数次男女之事。这让我发问:陕西的作家是否都有此怪癖?亦或只是作者设计的一个圈套,从这点上看,读者不得不以被动的阅读心态面对作者设下的沟沟坎坎。
作为一个女读者,我局限性地认为:无论这部小说包含了怎样复杂的历史背景,我依然认为这是一部写人的小说。
据说《白鹿原》问世之际,曾引起当代文坛一时轰动,褒贬纷争。但无论怎样,这部小说在当代文学史的地位似乎无法取代。
白鹿原读后感5
一部好的小说,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的离奇动人,也不仅仅在于语言的华丽,也不仅仅在于对历史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好的小说应当是以上因素的集合。它能让人爱不释手,一气和呵成地读下来。陈忠实的《白鹿原》正是这样一部作品。
小说中的人物性格鲜明,个性独特,一开篇便牢牢地抓住了人的精神。围绕着主人公白嘉轩,展开了一幅近代传统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故事,纯朴的人生观所展现出的关中风情画卷。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人物:白嘉轩的父母、他的长工、品德不端的大财主鹿子霖、医术高超重义守信的乡医冷先生,以及他们的子女。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家庭斗争、政治斗争,清末统治者及军阀混战时期各路军阀对农民的统治,以及国民政府、共产党内战时期农民的艰难生活等等让人回味无穷。让人心神宁静的纯朴的民风、稳定的生活也是葬送在了那些革命的斗争中。
白嘉轩是一位中国传统农民的代表。他热爱劳动,他最能体验劳动的乐趣。在劳动时,他浑身的骨节都在咯咯作响。他雇的长工鹿三,似乎是无产阶级所认为的那种剥削压迫关系,而在故事中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却是那么融洽。竟胜似一家人一样,绝对的尊重,绝对的平等,最后竟成了生死之交。白嘉轩的家风非常严谨。他父亲也是一个正统的农民,对白嘉轩管教非常严格。白嘉轩在家境日渐败落的情况下,就是靠着坚定的信念,靠着自己的艰辛劳动,一步步地将家境扭转过来。白喜轩对后代的管教也同样是非常严厉。然而,人们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时,免不了要被本性中恶的一面所屈服。他的大儿子白孝义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子承父位,原打算要接过父亲的族长位置。这时,邪-恶的代表鹿子霖便利用美色勾引孝义,以败坏白家的名声。孝义被一个色相十足不守贞节的坏女人田小娥所迷惑。白嘉轩为了严正家风,亲自主持家法,在全族人面前对孝义进行惩罚。从此,孝义堕落了下来。鹿子霖乘机把白孝义的家产给侵吞。最后孝义被-逼沿街乞讨,险些饿死街头。似乎是邪-恶占了上风.然而在紧急关头,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孝义本性中的善的一面又电光火石般出现。他从头干起,最后竟成了一县之长。
白嘉轩也有失败之处。他的小女儿白灵从小就比较娇惯,最后被共产党所吸引,为共产党闹革命。拿砖头将正在作报告的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鼻子砸扁。可以说是一个坚定的布尔什维克。而当她既将从西安投奔革命圣地延安时,却被共产党怀疑为特务,被活埋。多么可悲的下常这虽对白嘉轩打击很大,但最后他却成了革命烈士的家属。在随后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还是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
故事中的人物似乎不信神,他们所信奉的是祖宗,信奉的是公理。他们所生活的白鹿原虽说有白和鹿两姓,但他们有共同的祠堂,共同的祖宗。他们共同举行对祖宗的祭祀活动。这两姓可说是矛盾的统一体。鹿姓的代表人物鹿子霖便是一个反面代表。 >鹿子霖父亲在世时,对儿子的恶行便放纵、指使。这就决定了鹿子霖的邪-恶本性。但鹿子霖并不是坏得十恶不赦,他只是干些吃、喝、嫖、赌勾当。比起土匪还要善得多。他利用职权霸占了黑娃的妻子小娥,又唆使小娥勾引白孝义。故事的结局体现了因果报应的道理。他的儿子不听他的管教,不与新娶的媳妇同房,参加共产党后给家里带来无穷灾难。最后,他受这个共产党儿子的连累被拉上刑场陪同枪毙的死刑犯。被吓成精神病,冻死在野外。
故事中的人物各具特点、各具性格,又各具命运。一个个活灵活现地立于纸上。令人深思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旧时的大知识分子白嘉轩的姐夫朱先生,另一个是不守贞洁的女人田小娥。朱先生是孔孟思想的代表。每日吟诵圣贤书便是他的最大乐趣。他与正统的封建知识分子不同,他在考取了功名后,看到时局不定,便拒官不做,在家乡开办白鹿书院,研究修身之法,编纂县志,一度时期曾招生传道。他在故事中是一个大智大悟者,甚至具有了通神的本领,可以未卜先知。他的一些预见屡屡应验。最主要的是他对时局的预测。在白嘉轩的长工鹿三死后,他不让雇佣了一辈子长工的白嘉轩再雇长工,结果在共产党夺取天下后,他因为解放前三年没有雇工而没有被评为地主。朱先生不为名所诱,不为利所动。他是一个极受人尊重的文人。无论是军阀土匪、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对他尊重万分。而在他死后几十年的,他却被混蛋红卫兵给掘了坟,烧毁了尸骨。他的命运不就是现代版的孔子和孟子吗 这也算是新派小说中不多见的对六十年代中国社会的一点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