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课堂 > 礼仪 > 传统礼仪 >

大同过年风俗礼仪

剩余分享 413966

剩余 分享

在春节期间,山西各地,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在农村,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大同过年风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风俗

《腊月二十三》之年俗

二十三,糖瓜粘。这一天,老大同人们都要上街买麻糖,当时的麻糖品种多,而且甜又甜。其中有圆麻糖,长麻糖,饧圪棒,擦酥麻糖,玉骨麻糖,板儿脆麻糖,夹馅麻糖等等。

当时制麻糖叫踩麻糖,先是用小米熬制,然后精炼,用棍子搅,用脚踩,经过多道手续,才可以制成麻糖。谚语云:糖坊的棍子乱圪搅,就是说这些。过去大同缸角一带就是踩麻糖的地方。

二十三这一天,后生们还要打麻糖,打麻糖也叫掰麻糖。就是两个人在卖麻糖的摊子上各挑一根麻糖,掰开后,看谁的孔窿眼儿大,谁大谁就赢,否则就输了。此时,输得人就得付款,而赢的人则白吃,哈哈大笑也!

腊月二十六》大同年俗

二十六,把粉压,过大年,不用怕。每到这一天,老大同人开始压粉了。大同的山药粉条筋坠坠的,非常好吃。这是由于大同地域的关系,自古以来大同的山药粉条就十分出名。

粉条可以凉拌,可以炒上吃,花样儿多着呢!谚语云:大同人一天三顿饭,饭饭不离那山药蛋!

压粉的粉面和法很讲究的,大约一斤粉面加一小酒盅儿矾,多了太筋,少了则酥软。

儿时,妈妈在一旁压粉,我则在锅台旁边开吃了,那浓浓的年味,至今迴荡在我的记忆中。

庄好的粉,绕成团子,冻出去,准备过年吃了!别忘了,给邻居王大大送三个粉坨子,妈妈这样说。

《腊月二十七》大同年俗

二十七,烧肉炸丸子,临完还要攥几个菜团子。每到这一天老大同人就要烧肉炸丸子。烧肉分为大烧和小烧。大烧是要把肉切成大块儿,煮熟后再炸,烧后切成条儿,加上作料在笼里猛蒸,蒸后才能上席。

小烧则是切成条儿,再如上来制。那时,大同人的做席的手艺,个个是选手。要说做个八大件,也是小菜一碟!

烧完肉还要炸肉丸子,有了空儿,还要攥几个菜团子。大同人讲究初一到初五是不动刀的。

每当做这些菜肴时,我们小孩便站在锅台前流着口水,或者悄悄地偷吃。

大同过年的风俗

大同地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察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即省城达达火也。"

如今,生旺火之风俗习惯,在大同又有发展。不但在过年时生,就连平日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有的是在冬季为了取暖;有的是在夏季以图吉利。若论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它有四大特点:一、选煤精良。在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用机械或者人工挖掘出来,再精心切割成整齐方块;二、造型美观。必须聘请高明师傅将旺火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三、逐年增高。为了达到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时,每年都要比前一年增高一些,具体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四、规模庞大。每年怀仁县城内街道都要垒砌五六十座巨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三丈,可谓规模庞大。

大同的小年风俗

小年这一天,全国各地的风俗习惯各有不同。而在山西大同地区,每到腊月二十三,人们必定会回家吃饭,与家人团聚,因为据说这天“灶王爷”要点家里的人数。大同人在这一天祭祀灶君火神祝融,送他上天述职,但到了除夕夜,还要把他再接回来安置好。

据大同当地民俗学者介绍,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云中郡志》有“供汤饼酒果,祀灶神,以求福庇”的记载。大同地区的城乡居民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两侧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批为“一家之主”的对联。

老大同人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各家都会在灶神前供饴糖以祭灶。民俗学者指出,大同的饴糖用小米熬制,称麻糖,并有坨糖、棍糖、空心麻糖、灌馅麻糖、擦酥麻糖、栈板麻糖等种类。供灶时,还要供些黑豆、清水和草料,以给灶神坐骑饮食。

祭灶敬香表时,有的人嘴里还念叨:“好话多说,赖话少说,无话甭说”,并再三叮嘱灶王爷高抬贵手。而一过了腊月二十三,各家便开始忙着买鸡买肉,准备年货,直至除夕。民俗学者说,老大同人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一般多吃饺子。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春节拜年基本礼仪

下一篇:教师节由来风俗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