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行业分析报告
我国羽绒工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了八十年代有了基本的规模,其中的业界代表以江苏共青城企业为典型。现在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大家对于这个行业是如何分析的吧!
羽绒采购物品的市场情况分析
一、中国羽绒市场概况
(一)羽绒材料
羽绒是长在鹅、鸭腹部的天然纤维,成芦花状的叫绒毛,成片状的叫羽毛。由于羽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纤维,比棉花(植物性纤维素)保温性高,且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
迄今为止,羽绒是最好的用于人类保暖的天然材料,经过洗涤、干燥、除臭、分级等工艺处理以后,被人们制成各种羽绒制品。跟人造材料相比,羽绒的保暖能力是一般人造材料的三倍。
(二)我国羽绒工业发展概况
我国羽绒工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了八十年代有了基本的规模,其中的业界代表以江苏共青城企业为典型。九十年代以来,由于民营企业的大规模介入,羽绒及制品市场日渐扩大,最近几年发展成为品牌众多、款式多样、市场竞争激烈的格局。
自2002年以来,我国羽绒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论羽绒及制品的生产、消费和进出口额,均呈大幅上升态势,每年增长速度超过15%。我国俨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羽绒原料及制品生产国和消费市场,目前全球有60%以上的羽绒来自于中国,我国总产量在世界市场举足轻重,左右了国际羽绒市场格局。但羽绒市场产品较为单一,发展极不均衡。
(三)中国羽绒产业概况
我国羽绒产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浙江、江西、江苏、安徽、四川、河北、山东、黑龙江等16个省份,年产可用毛绒14万吨左右(其中纯绒约2万吨)。目前羽绒行业加工企业达1500多家,从业人员近百万,羽毛加工能力为80万吨,羽绒服产量1亿件,羽绒被产量9万吨。2006年羽绒行业总产值近500亿人民币,出口创汇约20亿美元。
目前我国羽毛加工和羽绒制品企业已经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基地化,羽绒原材料产区主要分布在浙江萧山、广东吴川、广西贵港桥圩、河北白洋淀、安徽六安、
河南台前、湖北洪湖、四川成都、重庆铜梁、山东微山、黑龙江大庆等地,同时形成了浙江萧山、江苏常熟、江西九江共青城等三个主要的羽绒服生产基地。2006年全国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羽绒加工企业超过300家,国内市场有一定销售规模的羽绒服品牌达300多个。
其中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现有羽绒企业300多家,羽绒产品85%以上出口欧、美、日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实现羽绒工业产值100多亿元,实现出口交货值约30亿元。目前浙江萧山羽绒原料的出口占羽绒原料出口总量的46%,羽绒及其制品的出口额占全国的24%。羽绒原料出口占全国近一半的萧山是当之无愧的 “中国羽绒之都”乃至“世界羽绒之都”。
在2005年1月,被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羽绒工业联合会联合发文授予 “中国羽绒之乡”荣誉称号的广东吴川市,其羽绒业是以塘尾镇为基地幅射于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为全国第二大羽绒基地。目前,吴川市有羽绒制品生产企业100多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水洗羽绒企业15家,高级羽绒制品企业6家,羽绒制品深加工企业8家,年产值超亿元的羽绒企业6家,超千万元的羽绒企业15家。全市羽绒行业已涌现出“紫荆”、“创羽”、“麓羽”、“冬羽”、“大北”等众多知名品牌,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吴川市2006年羽绒工业产值20多亿元,创汇2亿美元,创利税1.8亿元,出口量占全国35%,在全国三大羽绒产业基地中产值仅次于浙江省萧山区。
贵港港南区桥圩镇与浙江萧山、广东吴川并称全国的三大羽绒基地。2007年2月,贵港市港南区也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了“中国羽绒之乡”荣誉称号。桥圩羽绒业是贵港港南区的传统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全镇共有大小羽绒企业13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羽绒企业15家,产值超亿元的有5家。2005年,桥圩羽绒业实现总产值18.23亿元,2006年产值将近20亿元。目前,港南区加快在江南工业园内规划建设一个占地近千亩的羽绒工业集中区,在工业用地、税收政策等方面对羽绒行业予以重点扶持发展,加快引进羽绒精深加工企业,培育壮大羽绒龙头企业和创建羽绒制品品牌,努力打造“中国羽绒之乡”。
纵观各大羽绒生产基地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如下:
1、除了贵港本地很少养鸭(其主要是从各地集散加工原毛而闻名)之外,其他的各大羽绒生产基地有着天然的养殖环境,有显著的原毛资源优势。它们大
都依傍大江大湖,境内江河纵横,湖塘棋布,江湖内水生动植物饲料繁多,为养鸭养鹅创造了良好条件,而群众素有饲养鹅、鸭的习惯,因而羽毛资源丰富。
2、当地政府都对羽绒行业非常重视,把羽绒工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重点扶持,都尽早成立了地方行业协会,建立羽绒工业园区,为羽绒行业的发展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为该地区羽绒行业招商引资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
3、除了贵港桥圩羽绒业还是以粗加工和初级产品为主、产品主要销往浙江等地、羽绒制品企业存量极少、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羽绒被服产品之外,其他各大羽绒生产基地都是羽绒加工企业和羽绒制品企业相互依存,连片集中发展。它们依托大型羽绒服生产基地,形成以羽绒制品为主导产品,兼营多种产品生产格局,羽绒原料、羽绒制品、羽绒清洗产品、羽绒及制品加工设备以及面料、辅料、五金件等的生产已经构成比较完整、配套的产业链条。
4、除了贵港桥圩羽粗放经营的小型羽绒加工企业存量很大、规模以上企业很少、产品内销为主之外,其他各大羽绒生产基地的企业起点都较高、规模较大。大多数企业投入都在500万元以上,以使配套设施齐全,集分绒、水洗、制品于一体,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为一体的经营模式,产品5成以上销往于国外。
(四)中国羽绒产业前景
据业内专家预测,中国羽绒工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我国羽绒工业还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首先因为中国有丰富的羽毛资源,每年生产可作羽绒制品的羽毛绒约9万吨,占世界产量的2/3。其次我国羽绒工业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目前已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再就是羽绒是优良的填充料,保暖性为89.2%,羽绒以其轻、软、柔保暖性好等特殊优势很受国内外寒冷地区消费者的喜爱。此外,随着羽绒制成品开发技术上有所创新和各国人民崇尚自然、环保的消费趋势,羽绒制品在酒店、家居、装饰等方面的广泛普及,羽绒产品的销售空间将越来越广阔,越来越不可或缺。
中国海关统计表明,虽然遭遇了去年暖冬的沉重打击,目前国际市场需求仍然保持旺盛的势头。2007年1—3月份我国羽绒及其制品的出口金额为1.92亿美元,而2006年1-3月羽绒及其制品出口金额为2.33亿美元,虽然同期出口量有所下滑,但幅度较小,趋势并不明显。
同时中国羽绒制品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我国目
前羽绒普及率仅为8%。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未来十年中,我国羽绒制品的普及率将提高一倍以上。到那时,我国将成为羽绒制品消费大国,羽绒工业前景非常广阔。
羽绒服装行业所面临的形势与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全球纺织网7月15日讯 中国羽绒服行业领军人物、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兼羽绒服装及制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高德康近日称,行业整合仍将持续,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将推动“强者越强”
羽绒服装行业所面临的形势与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在日前召开的2009年中国服装协会羽绒服装及制品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上,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兼羽绒服装及制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高德康发表主题为《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推动我国羽绒服装行业协调发展》工作报告,并指出在走过形势严峻的2008年后,羽绒服装行业正呈现全新的发展特征。
“三个下降”:产业经受多重考验
报告指出,2008年是我国服装行业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全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营困难,企业亏损面扩大,一些中小企业倒闭。据测算,2008年全行业服装产量为460亿件,同比下降10.16%;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6%。根据中国服装协会测算,全年社会累计服装消费超过10000亿元。2008年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97.9亿美元和295.52亿件,同比变化分别为4.1%和-0.37%。
对于羽绒服装业而言,2008年也是挑战严峻的一年。高德康表示,受全球总体经济走势、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政策扶持力度、行业和企业自身发展措施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羽绒服装业经受了衰退与发展、调整与振兴等多重矛盾考验。
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统计结果显示,2008年羽绒服装产量为2.06亿件,同比下降13.63%。据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我国羽绒服装出口4288万件,同比下降了
9.15%;出口额10.76亿美元,同比增长3.5%;出口的平均单价为25.1美元/件。由于出口产品档次提高,低端产品数量降低,国内生产成本压力增加等诸多因素出口呈现价增量减的态势。2008年我国羽绒服装进口54万件,同比下降了8.5%;进口额1203万美元,同比增长7%;进口的平均单价为22.3美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防寒服类商品(含羽绒服装)零售量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同比下降5.15%。一方面,当季销售低迷,2008年羽绒服销售除了1月和2月保持了较快增长外,11月和12月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另一方面,反季节销售受挫,气候变暖,使得反季节销售期有所延长,但2008年市场反季销售明显不及上年同期,3-10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防寒服零售量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近25.7%。
从数据不难看出,2008年,我国羽绒服装产量、出口均出现下滑,特别是国内市场持续低迷的销售情况,更是给羽绒服装企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五大特征”:企业寻求突围路径
尽管羽绒服装行业面临着发展困境,但是挑战往往与机遇共存。高德康表示,从目前来看,产业转型的压力带来了新的契机,在这次调整的过程中,羽绒服装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在呈现五大特征:
市场竞争更加规范。“现在看似萎缩的羽绒服市场,其实还存在着潜在的消费力,只是要看如何把握市场需求。作为专业羽绒服企业,要寻找新的价值点,规避产品同质化,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高德康认为,产业经济政策导向的变化和行业战略步伐的调整,使企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开发上,积极寻找消费者的新需求,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羽绒服装的时装化、休闲化和个性化日趋明显,产品更新换代能力进一步提高。
企业更加重视终端市场建设。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相比过去的明星代言和广告投入,重视市场终端可以更好地提升品牌形象。企业的宣传策略更加务实,他们把有限资金投入到产品质量、设计研发和销售终端建设上。很多企业的市场营销策划重点围绕市场终端建设和专卖店的工作展开,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重点地区直营管理趋势明显。高德康说,由于连续遭遇了2006年暖冬和2007年迟到的寒冬,即便是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在2008年新品开发上也只是点缀,因此导致了很多企业的新款产品在销售旺季之时就已经出现断货。去年以来,许多企业加强了对重点区域的直营操作管理和利润点考核的管理工作。这样,使得分公司与办事处在销售旺季能够更好发挥对销售的指导和大型活动推进等服务职能,服装直营管理的效果在行业营销方式中初步显现。
自主原创品牌开始向高端市场进军。随着一些国际知名品牌进入羽绒服装市场,其品牌影响力直接传递到旗下的羽绒服装产品,并且吸引了一批中高端消费群体,高价羽绒服的出现成为行业关注的现象。国内一些大型羽绒服企业也逐渐向高端市场推进。一些优秀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售价,避免了低价竞争和不理性竞争。高德康建议优势品牌在规模、技术、资金等方面做好准备,向高端产品市场转型。
产品多样化发展战略受追捧。对于企业而言,需要不断降低经营风险,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以抵消主营产品收入放缓所带来的压力。因此,许多羽绒服装企业制定了产品多元化布局的发展战略,开始通过产品的系列化,去延伸品牌概念。
“强者越强”:行业整合仍将持续
纺织服装是中国绵延数千年的民族工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关键时刻,振兴中国纺织服装业显得尤为关键。
“国家对纺织行业的期望不仅仅是在短期内纺织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改善,更是立足
长远,强调技术升级、结构调整和行业整合,重点扶持和引导纺织行业中的骨干企业,注重研发、提升品牌、提升科技含量。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将推动强者越强的趋势。”高德康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企业一定要深刻认识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充分利用已出台的一些利好、保增长的政策,转变质量和效益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在逆境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服装协会羽绒服装及制品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协会的指导作用,结合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反映企业诉求,努力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如今,促进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的发展环境、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积极开展与各方面的合作交流正成为中国服装协会羽绒服装及制品专业委员会下一年着力进行的重点工作。
因此,本次会议上,高德康大力呼吁羽绒服装行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行业自律意识,提倡行业公平竞争和企业诚信经营,倡导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树立我国羽绒服装行业良好的国内和国际形象。除了提倡企业应增强自主创新意识,避免造成同质化竞争。他还认为,提高服装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有效手段,“服装已经进入个性化、时尚化的消费时代。企业要把生产过程、营销过程、管理过程重新整合为统一高效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业务流程,从而创造更高的价值。同时,我们更要重视人力资本和无形资本的创新能力。”
可见,伴随着新一轮行业洗牌,创新、营销、品质、价值等关键词将逐渐取代以往的产品同质化、恶性价格战,原本就竞争激烈的羽绒服装企业将运用先进有效的经营机制提高企业和品牌的竞争力,采用先进技术、营销管理手段提升企业内力,一种新的产业面貌正在羽绒服行业加速形成。
丽水羽绒行业剖析与发展对策初探
一、现状与特点
以丽水羽绒厂为代表的丽水羽绒行业,通过30多年的曲折发展,曾有过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也有过上世纪90年代的衰败,到了二十世纪末期又重新起步,目前呈现以下特点:
1、企业总数不少,但规模偏小。目前全市羽绒相关企业共有20多家,全行业总产值约2亿元。企业个体规模较小,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企业仅4家,分别是浙江艾莱依羽绒制品有限公司(6000万元)、浙江飞雁羽绒制品有限公司(3000万元)、浙江彼特服羽绒制品有限公司(1250万元)、浙江雁皇羽绒制品有限公司(1200万元),其余企业规模都较小,有的年销售收入仅几十万元。
2、产品品种齐全,已具系列化。目前我市羽绒行业生产的羽绒制品由原来的单一羽绒被服向包括羽绒被、羽绒服装、家纺产品、休闲女装、床上用品等系列产品发展,产品的品种有20多种,如睡袋、床垫、鞋子、手套、护腕、护肩等。还有一些小企业进行羽绒被的现充现卖、羽绒服的量体裁衣、贴牌生产、外加工等。
3、以新生企业为主,且发展较快。目前几家规模企业都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成立的,如艾莱依成立于1997年,彼特服成立于1998年,雁皇成立于1999年,飞雁成立于2001年。其他一些企业大多也是近期发展起来的。据全市较大的5家企业抽样调查,2001年合计销售收入为3331万元,2004年达到11782万元,增长率达253%,预计2005年将达到17100万元。其中艾莱依增长速度最快,2001年销售收入为1650万元,2004年达6000万元,年平均增长53.6%,估计2005年达1亿元。
4、产品名牌初步形成,但品牌效应尚不明显。羽绒服以艾莱依、雁皇为代表,羽绒被以飞雁为代表,正在形成羽绒行业的领头雁。艾莱依总占地面积68.88亩,在上海、日本有设计研发中心,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和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13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ERAL”现为“国家免检产品”、“浙江名牌产品”和“浙江省著名商标”,已经成为时尚、休闲女装的代名词。飞雁羽绒被是“浙江省名牌产品”,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均有办事处,其销量占浙江省品牌羽绒被销量的二分之一。艾莱依、雁皇还进入上海羽绒博览会参展。艾莱依、雁皇均在外地有生产、研发基地。但总体来看,丽水羽绒产品品牌对外界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
5、企业各自为战,缺乏相互合作。羽绒企业间联系与沟通不多,稍大点的企业产品均努力做到系列化,造成产品品种交叉和重复,有的还存在仿制现象,整个行业没有形成总体的竞争力,行业内各企业间缺乏团队精神,各自为战、相互合作不多。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外协加工厂,如艾莱依培育了10余个战略伙伴型的外协加工厂,雁皇也发展了6个外协加工厂。
6、企业负债率高,资本积累速度慢。几家规模企业资产负债率均在70%左右,一方面说明,丽水羽绒行业这些年由于产品更新换代慢,企业缺乏自我积累;另一方面说明,虽然这些年企业发展速度为快,但原始积累尚未完成,要实现二次创业还有一定的难度。
二、机遇与挑战
(一)全国羽绒制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羽绒原料由于其天然、环保、保暖、轻巧、抗菌等特性决定了行业的发展趋势,随消费水平的提升而消费者对羽绒产品的需求总体呈上升态势。羽绒行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较完整的采购供应链、生产链、营销链的新格局。①采购供应链:中国羽绒之都浙江萧山,与广东吴川、福建长乐等地形成全国10个重要产绒区。2000年总产绒量17600吨。②生产链:恰是一个数学符号“≠”,以京津沪杭为一条竖线,上面一条线为黄河流域一线,以邯郸、济南、威海,出海到大连;下面一条线为长江流域一线,以成都、重庆、武汉、九江(共青城)、南京和杭嘉湖地区。江苏省已成为羽绒服装最大的生产基地,常熟被称为“羽绒服装城”。三线生产能力囊括了我国羽绒制品总生产能力95%以上。③营销链:以长江杭嘉湖地区为点,成120度扇形状,覆盖了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一部分,华东大部分地区和广西北部。目前我国生产的羽绒和羽绒制品占据世界总量的70%以上,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一生产大国。涌现了波司登、雅鹿、雪中飞等十大品牌,且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2%,其他品牌仅占48%。
2、羽绒服装属于服装一类,有以下特点:一是讲究款式、面料等,对设计要求很高,设计决定产品的生命。二是产品更新快,与消费者密切相关,要求与主流市场联系紧密,信息处理迅速。三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一批熟练技术工人的支撑。从羽绒服市场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等因素,可以预测,二十一世纪,羽绒服将继续引导着防寒服市场的新潮流,并逐步向时装化、休闲化、运动化方面发展,名牌羽绒服的市场份额将继续扩大。同时,随着更新换代为目的的第二轮购买周期的到来,羽绒服市场将继续呈稳定发展态势。
3、羽绒被的市场潜力大。羽绒被由于其保暖性好、舒适、大方等特性成为小康之家的最佳选择。日本、德国的羽绒被普及率达50%-60%。与此相比,我国羽绒被还谈不上普及,仅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将不断改善,羽绒被的使用率将不断提高。
(二)丽水羽绒行业存在的优势
1、品牌优势。一是丽水羽绒老品牌的历史影响。曾经辉煌过的丽水羽绒厂和“飞雁”品牌至今仍对周边地区有较大影响,江浙沪等地群众对丽水羽绒的公认度仍较高。二是艾莱依、雁皇等品牌已经进入全国羽绒行业羽绒服品牌的前五十位,艾莱依已成为时尚、休闲女装的代名词,雁皇的设计理念是“休闲、时尚、个性化演绎”。与中国羽绒之都浙江萧山相比,虽然规模和产量上有差距,但仍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
2、经营优势。当年丽水羽绒厂培养了一批懂生产、会经营的羽绒行业的人才,丽水羽绒厂破产重组后,这一批人纷纷独立办厂,在丽水形成了一批羽绒企业,经过几年的曲折发展和不断壮大,也创造了几家规模企业。这一批人是目前丽水羽绒行业的带头人、支撑者。如艾莱依董事长陈频和雁皇总经理何志勇均为原丽水羽绒厂的董事会成员兼副经理。
3、销售优势。依靠当年丽水羽绒厂的基础和多年的努力,一些企业建立了自己较为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内贸为主,外贸为辅。如艾莱依全国500多家销售网点的建立,以及投资数百万的分销系统的上马。艾莱依、雁皇、飞雁的产品销售势头较好。
三、问题与困难
1、信息较闭塞,观念较为陈旧。由于地处浙西南,一直以来交通不便造成信息较封闭,大多数经营者观念还较为落后,小富即安、单打独斗、同行相忌等陈旧思想还不同程度存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联合作战等思想不浓。
2、人才比较缺乏。经营管理人才主要靠原飞雁羽绒厂的一批业务骨干,大部分的操作人员也是原飞雁羽绒厂的一批下岗工人。企业普遍反映基础性熟练操作工人难招。尤其缺乏一批掌握一定专业技术,能够设计开发新产品的技术人才。这与丽水的区位有关,大部分专业技术人才都不愿到丽水发展,而留在大城市,这也是艾莱依、雁皇在发达地区设立设计中心和加工基地的原因。
3、资金较紧张。羽绒行业均为民营企业,发展时间不长,自有资金不足,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银行贷款相对较难,有的企业又在新建厂房,如飞雁目前新投资1500万元在开发区建设新厂房,资金紧张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突出问题。
4、丽水总体品牌影响不大。目前仅有艾莱依、雁皇、飞雁等三个品牌较为响亮,而没有形成合力,秀山丽水的羽绒概念还没形成。在现有的品牌中,对市场细分也不够,个性化品牌不多,同质化竞争仍存在,有创新有新意的品牌不多。目前仅有艾莱依较注重品牌和设计的原创性和个性化。
5、产业链没有形成。羽绒行业的产业链包括羽绒制造、布料(面料)制造、羽绒制品制造、销售等环节,而目前我市没有一家原材料供应厂(包括羽绒制造和布料(面料)制造厂),原材料供应大多在萧山、无锡等地。去年羽绒材料由于禽流感而大幅提价,对羽绒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6、距主流市场有一定距离。我市虽位于上海、杭州经济圈的边缘,但在人才、信息、进出口等方面与市场联系不够紧密,在信息沟通上仍有一定距离。
四、建议与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羽绒生产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目前在丽水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可以考虑作为丽水市区的一个主导产业加以培育,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搭建两个平台
1、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可以起到行业自律的作用,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目前羽绒行业一些企业已有此想法,但总体上还不够成熟,需要政府出面引导和协调。建议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做好相关筹备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成立羽绒行业协会。
2、产业园区。丽水羽绒行业要持续发展,并形成行业优势,势必要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虽然目前我市羽绒企业不多,规模不大,但可超前策划,安排布置羽绒园区,以园区来吸引外地企业投资,扩大我市羽绒企业规模。通过羽绒园区的建设,对产业链上各企业,特别是羽绒和布料(面料)制造厂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积极引导形成羽绒产业链。同时,通过羽绒园区的建设和宣传,可以提高我市羽绒行业的知名度。
(二)实施两个战略
1、品牌战略。品牌战略的目标是创建个性鲜明、联想丰富、高威望、高价值感、高美誉度与忠诚度的强势大品牌,并让消费者认同品牌的价值所在。其实施主体是企业,作为政府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推动:一是打响丽水品牌,可引导重点企业及时注册“丽水羽绒”商标,加大投入,形成秀山丽水有羽绒的概念,进而营造丽水羽绒在国内的知名度。二是奖励知名品牌,政府设立奖励资金,对羽绒行业的品牌取得国家、省级相关荣誉的给予奖励,鼓励企业加大品牌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如对取得中国羽裳杯营销大奖、获得质量优良合格品牌称号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
2、人才战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积极引进和培育人才。一是实施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工程,由政府拨出资金,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对企业所需的技术工人进行定向培训,既可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又可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通过3—5年的努力,培养一大批技术熟练、吃苦耐劳、品德优良的产业工人,支撑起丽水羽绒产业。二是拓宽思路,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原则,可采取在大都市或大专院校设立研发中心,将当地的人才为我所用,解决产品设计、新产品开发等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也可通过互联网将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联系沟通,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三是采取讲座、调研、研讨等形式提高企业家素质,引导企业家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世界观、人生观。
(三)加大两个力度
1、广告宣传力度。政府可通过举办专业会展、集中宣传、媒体推荐等多种形式为丽水羽绒和企业宣传搭建平台,营造秀山丽水有羽绒,环保、秀丽的羽绒产品产自浙江绿谷的氛围。也可对在中央级媒体上做广告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促进企业加强广告宣传。不仅要加大传统的三大媒体(报刊、广播、电视)广告及近来备受垂青的户外广告宣传力度,更要加大网络广告宣传力度。现仅有艾莱依、雁皇有自己的网站,其他公司尚未涉足。建议由相应部门免费制作羽绒企业的网站及网上宣传资料,既可宣传丽水羽绒及相应品牌,也可推动羽绒行业电子商务的开展。
2、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土地供应上进行倾斜,对羽绒行业的龙头企业优先安排用地,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实施分期付款,以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如按20%、40%、40%的比例分三年付清土地款。二是鼓励发展羽绒原料和羽绒面料生产企业,对新建且具一定规模的相关企业,除享受相关土地款分期支付政策外,由市政府给予专项资助。三是扶持设立窗口,鼓励企业在外地设立研发、展示等窗口,参照运行成本给予一次性奖励。四是对导入企业形象设计识别系统(CIS)的企业,直接给予一次性资助。五是引导企业积极参展,补助企业参加中国羽绒博览会、中国羽绒服装节等国家级展览展销会,提高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六是补助新产品、新款式研发,为提高企业的独创性和原创性,政府可补助企业研发经费,每开发一个新产品或新款式,可通过相关程序享受政府一次性资助政策。
(四)优化两个环境
1、服务环境。一要转变观念。政府各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真正转变观念,提高工作效率,切实为企业解决困难。二要严肃纪律。发挥机关效能投诉中心的作用,对影响我市投资环境的事件,一经投诉,从重从严从快处理,并及时宣传,以儆效尤。三要健全制度。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定期下企业调研、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等制度,从制度这个层面优化服务环境,并严格执行。改革考核制度,将相关部门的考核权力交给服务对象———企业,由企业参与决定部门考核成绩,促使部门围着企业转,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2、融资环境。一是引导企业联合成立担保公司,由企业共同入股组建,着力解决贷款难的问题。二是引导广发、民生等民营商业银行入驻丽水,为丽水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三是尽量争取多开一些典当行,为企业提供短期资金融通,解决部分企业的短期资金周转困难。四是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及时沟通信息,积极促进企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