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行业分析报告
在如今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所有企业都在关注如何与时俱进,并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对于传统印刷企业来说,整体印刷行业的激烈竞争,价格的日趋透明以及越来越多新兴印刷企业的出现,都令他们不得不在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寻找新的出路。现在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大家对于这个行业是如何分析的吧!
印刷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3.8.6
李晓杨
一、印刷行业主要用到LCD 的产品有
1.监测仪器:白度仪、分光密度仪、油墨脱色测试仪
2.印刷机器:打印机、传真机、自动打码机
二、经分析确定目标市场分光密度仪
分光密度仪:分光密度仪目前主要是使用在制版业和各类印刷使用,帮助实施从印前至车间的综合性色彩控制。市场规模如下图。
生产商主要分布区域图
全国产品市场需求/额的数量及增长速度图
三、LCD型号及价格
型号是LCD
64mm乘64mm 应该是模组供货。价格在30元左右。
四、龙头企业
国内:
山东济南德瑞克仪表有限公司 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国外:
美国:x-rite(在上海有中国总部,主要是销售与培训,无生产基地)
五、总结
分光密度仪,LCD市场大概在120万左右。生产商主要集中在华北区域。行业容量偏小,但国内做分光密度仪的厂家大多生产其他监测产品。找比较大的公司可以做为后备开发公司。
印刷行业的调研分析
按照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计,截止2011年底,中国共有各类印刷企业10.25万家,同比下降1.8%;从业人员356.67万人,同比减少2.7%;印刷工业总产值达8677.13亿元,同步增长12.59%;资产总额9256.66亿元,同比增长
9.96%;利润总额739.87亿元,同比增长8.31%;对外加工贸易额680.09亿元,同比增长8.3%。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印刷业依旧处于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在这过程中众多的中小印刷企业将面临着被淘汰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
1、企业规模小,竞争能力弱;
2、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严重;
3、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或法规。
在如今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所有企业都在关注如何与时俱进,并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对于传统印刷企业来说,整体印刷行业的激烈竞争,价格的日趋透明以及越来越多新兴印刷企业的出现,都令他们不得不在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寻找新的出路。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留住人才以及迎合国家的一些相关政策就成了企业的重中之重。印刷是一个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行业。其高耗能表现在高额烘干产品费用;印刷工业中使用的大部分油墨含有大量有机溶剂,在干燥过程中,有机溶剂(占油墨总量的50%至60%)的挥发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气,直接排放不仅对厂区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极大的危害了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所以对印刷行业的改造是十分有必要的。国家也一直推行着绿色印刷政策。但改造就意味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在利润变得少之又少的背景下,又有多少企业会去改造?不改造,将意味着与国家的政策相背而行,随着国家推行力度的加大,企业将会面临着被政府勒令整改的可能。所以改与不改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选择,而是将决定一个企业的生存。这也是中小印刷企业被淘汰的原因了。
在这样一个既对立又理所当然的情况下,印刷企业该何去何从呢?降低运营成本,就意味着不应该去改造;但从长远的角度以及综合效益来分析,改造就是为了省更多的钱,挣更多的钱。通过改造,能大大节省加热烘干费用,提高产品质量,赢得更多发展机会。
中国印刷行业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中国印刷行业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国际化”一词,已被我们耳熟能详。都市国家化、教育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
在现今全方位“国际化”的推动下,中国印刷业也逐渐走上了“国际化”这条道路。中国印刷业的今天,有很大一部分还是依靠国外的先进技术,然而,怎样将国外先进技术有效地转化为属于我们自己的动力,这将是一个长远而艰辛的攻克过程。
上海电气印刷包装机械集团收购秋山国际与高斯国际,便开创了中国印刷装备制造业跨国收购的先例。上海电气印刷包装机械集团在除了引用国际上先进的技术之外,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为印刷装备制造业跨国经营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勇敢的探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于珍在“PrintChina2011国际媒体周”上讲话表示,PrintChina2011也要为“国际化”做努力。他指出,PrintChina2011在参展商国际化、展览内容国际化、同期活动国际化、宣传推介手段国际化等方面着手;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也要在专业观众和买家国际化及展览会现场服务国际化方面多下功夫。
笔者相信,PrintChina2011将会被建设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印刷交易平台,成为“珠三角文化展览”品牌乃至国际印刷展览的知名品牌,为发展中国印刷业,为促进中外印刷业经济技术合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由此可见,为加快中国印刷业“国际化”的脚步,无论是印企等小个体,又或是印协等大组织,都在积极为其做努力,中国印刷业“国际化”之路必将越走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