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故事事迹
大学生创业故事事迹5篇
事迹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你知道怎么写故事事迹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的大学生创业故事事迹,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大学生创业故事事迹【篇1】
炫果的大利润:90后大学生如何做校园水果电商
我在做炫果之前自己开过休闲零食店,也算是第一次创业吧。那一次,我没挣钱反而亏了3万块。究其原因,首先我在错误的时间选择了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行业;第二,在和东家谈房屋租赁的时候转让费中因为没经验亏了3万块。
我这个店本来想进一批烟,结果没成想是一批假烟。导致那一箱香烟都没法卖,再回过头找批发商,找不着了。后来我又进了一批腌制的小鱼,进回来发现快要过期了,卖不动,而且进的价格还比人家高,这一单也亏了。我的对面也有一家卖零食的店,我自己开的没有任何竞争力,生意一直做不过人家。
第一次创业以后我就想着,第二次创业就想着一定先想好再做。所以我做炫果的时候我就先去了解了水果这个行业,而后又调查了我的目标区域的潜在竞争对手、而且做了一份创业计划书。
我吸取了第一次小打小闹的失败教训,这次我创业已经不盲目了,我要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去找符合自身能力的创业项目。
完成定位水果之后,我就开始完善和实行我的计划。我将我的商业计划分成了三个部分
即:线上订购——清洗现切——线下配送
首先顾客在微信上下单,需要什么水果和其他一些个性需求,客服负责售前服务。当顾客确认下单之后,我们就开始给他配水果,交给后场清洗加工,然后进行配送。
我的核心竞争力
1.消费渠道:相对于传统水果零售店我们更有优势,现在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更倾向于网络,我们迎合了他们的消费习惯。
2.第二产品,我们原始水果的价格要低于水果店。我们不靠卖水果赚钱。我现在的产品维度是高于水果店的,我卖拼盘和果汁,因为这样附加值高。
3.成本优势:水果店有门面的租赁费用,少说几万,位置好的十几万,我这边也可以不开店,直接配送省去了很多钱,我会把挣到的钱用于扩大再生产而不是像水果店首先要考虑摊到房租成本上。
事业由亏损到盈利
这次我第一单就挣了钱:第一,前期进货我是跟着我家亲戚一起进,她在南京做水果做了10年了有人脉有经验。第二,我控制了进货量,切多少进多少,少切一点无所谓。第三,我进的多的水果我会专门的宣传,让它不会滞销。尤其是第一点,没有经验老道的人带着,批发商会坑死你,我个人呢是这么感觉的。
现在我专注做南艺的校园里面的市场,我可以覆盖4个宿舍楼,每个宿舍楼有1500人左右。
利用校园的强关系营销
同学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并不一样,这层关系有助于我的生意扩张而不是阻碍。本身学生玩微信的就很多,而且学生群体微信好友基本都是自己的同学、老师(身边的人),他们往往对这件事有好奇心会支持这个生意的。同学关系更牢固而且都住在一栋楼里、我这经常碰到一个宿舍一起买的,这样的话单笔价格就可以上去。
现在一笔单子能达到一两百。除了发了一次传单,我没做什么别的推广了,现在主要用微信做自媒体宣传。
国外的鲜果切市场观察
在国外超市里没有原始的水果,都是鲜果切。叫做Fresh-cut fruits,我觉得以后水果的产品形式会改变,往鲜果切方向发展,因为它更方便,可作为一种旅游休闲食品和餐后甜点。在国外,比如美国市场,鲜切产业有8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而鲜果切有125亿美元,我想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这个数字想必要乘以几倍。
其实在学界,果品采后如何加工是一个研究命题,鲜切水果就是解决的一种方式,而我观察到,近几年来在国内的一线大城市这种产品也不稀奇了,能不能星火燎原就看以后的发展了。
行业佼佼者的经营方式
谈到鲜切其实不得不说贾冉和果酷网,在业界,果酷网算是做的比较大、比较成功的了。据我了解,起步阶段,那时候贾冉和他的合伙人手头只有10万元的运转资金,为了降低风险,他仍然留在原来待遇不错的单位,兼职做果酷网。他们的想法很乐观:全北京“在哪儿都有人吃水果”,推广方式基本就是发传单。
在开始时,果酷网每天约能出50~100单,但平均收入却只有1000块钱左右,连成本都覆盖不了。半年之内,在没有大的推广费用消耗之下,10万块钱也很快用光了。后来他转型去做B2B了,情况很快就好起来了。
其实在这个行业里B2C模式是行不通的。C端的潜力虽然是无穷的,但是在鲜切水果领域,小成本根本玩不转。鲜切水果属于高频次、低价格的产品,每天应对C端消费者一盒两盒的消费需求十分折腾,而如果有大客户,一下子订几百几千份,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目前,果酷网有200多家企业客户,每天的送货量达到上万份。
很多人认为这个行业就是把水果切吧切吧,就送了。其实要知道远不止这么简单,我认为在现在,我应当学习果酷
1、果酷比我们供应链系统更成熟、成本更低,他们是流水线生产、人工效率高。
2、果酷目前是b2b,效率高,后台数据系统能很好的控制水果损耗,也加大了利润空间。
大学生创业故事事迹【篇2】
“生活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穷人与富人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有的只是对于生活的努力程度。”90后做德升移动互联网购物商城的杨青松说
但是,谁能想到,半年前的他还只是一个月入六七千的花艺师,现在他已经成了一个月入十万以上的移动电商大咖。
杨青松出生在四川宜宾一个工薪家庭,家庭条件还算优越,学习成绩也不错,他本来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上学,但是母亲的一场大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打乱了他平静的生活。读高中的他不得不一边读书,一边打零工赚取生活费。
生活的打击让杨青松变得成熟起来。在学校里,他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给母亲治疗。
人穷不能志短。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杨青松高中毕业没有选择继续求学,而是决定去打工挣钱,一方面可以养活自己,另一方面还可以补贴家用。
杨青松首先来到一家花店打工,从学徒做起,当时月薪只有1000元。但花店不包吃,这点可怜的工资根本不够生活费。为了省钱,他经常一天只吃一顿午饭,有时候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喝凉水充饥。
刚开始做学徒,没有人会尊重自己。有时杨青松插花不到位,就会招来主管的一顿呵斥。但是无论日子有多苦,杨青松都咬牙坚持着。因为他深知,只要不放弃,日子就有希望,如果一旦放弃了,就彻底失败了。
杨青松凭着自己的.韧劲,刻苦学习,不懂就问,不会就摸索,终于熬过了学徒期,成为一名真正的`花艺师。凭着出色的插花技艺,杨青松的工资直线上升,最后达到了月薪六七千元的标准,生活似乎越来越好。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母亲生病住院,需要手术,杨青松当时就傻眼了:自己根本没有那么多积蓄,只能靠父亲东拼西借。来自一个男人的自尊一下警醒了他,他暗下决心要想彻底驾驭自己的命运。要改变命运就不能满足于眼前的苟且,他决定单干去做生意。
从那以后,杨青松就开始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终于,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大家都在讨论移动互联网创业话题,他眼中迅速闪出一个想法,能否也做移动电商呢,不投入太多,可以边销售边投入。”
但是该选择什么项目呢?这时,他在朋友圈里发现了一个叫德升移动互联时装购物平台的、投资小、回本快、效果好,他认为很符合他的创业目标。
为谨慎起见,杨青松决定做一番市场调查。他先从朋友处加盟了德升移动互联网时装购物商城就辞去了花艺师的工作,全职做起了移动电商。
万事开头难。做移动电商开始的时候,“起初做德升商城的时候被怀疑是传销,朋友不相信我,把我拉黑。有时候还会遇到一些无理取闹的客户。”杨青松说,只要保持一颗真心,真诚待人,就能赢得客户。从最开始的几个客户,到现在的成千上万名客户,杨青松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杨青松基本每天都要接待上百位客户。“每天咨询的人都很多,我每天都要忙到凌晨,现在月收入可观,我用成绩证明了我能够给母亲幸福了,也能帮助更多有梦想的人,这也是我做移动电商的骄傲。”
杨青松现在已经是个成功的移动电商,自己开奔驰豪车,旗下有上千人的团队,月流水过千万。成功后,他开始帮助很多当初跟他一样有梦想的人,不少人在他的帮助下获得了事业的成功。
大学生创业故事事迹【篇3】
90后大学生卖手抓饼坚持手工制作年收入250万
7月24日,禹化普制作的金黄的台湾手抓饼。
大学生禹化普大三时就当上手抓饼小老板,2年来连锁加盟店已开遍大学城
你曾经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吃过台湾手抓饼吗?这家不到10平米的小店老板竟是一位刚刚毕业的90后大学生。禹化普大三时就当上手抓饼小老板,在两年时间里发展了4家直营店、1个加工厂和8家加盟店,年收入达250万元。
每天下午4点,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店门口,已经有五六个白领在排队。放面团、煎鸡蛋、配作料……三分钟后,两个手抓饼新鲜出炉递给了前面的顾客。和传统烙饼不太一样,这个饼千层百叠,面丝千连,外层是淡淡的金黄色,内层柔软白嫩。
每天能卖400个饼
这么多人包围着店,为什么还有顾客加入呢?“这五六个客人是活招牌。顾客也许不知道我们,但看着这人气,就会吸引他们来尝鲜。”禹化普说,小吃店的秘籍就是要保持人气旺,排队人越多生意越好。
“以前我们追求速度,人多了就一次出6个饼。”禹化普说,在2011年做第一家店时这个快捷的方式并没有赢来顾客青睐。他特意跑到成都小吃街去考察,发现类似的小吃店老板总是保持慢工出细活的状态。即便店外已经排起长龙,也不慌。而前来的顾客络绎不绝,等待着他们的美食。
禹化普回到重庆,开始要求师傅一次只做2个饼,甚至有时候做一个饼。这个营销方式反响很好,饼保持最好的口感,排队的客人反而更多了,每天平均能卖400个饼。
加盟店4个月盈利
禹化普的北城店是两个月前开的,虽然租金掏了1.3万元,但是却成了店里的活招牌。北城店现在每月能卖1.5万个饼,凭借这样的人气,禹老板在月初迎来了三位新的加盟商。
禹化普说,从去年的5个加盟商情况来看,基本4个月就能盈利。加盟费收1万元,门店3-10平方米即可,租金价格通常在3000元左右。扣掉原料、房租、水电煤及人工费用,按每家店最差卖300个饼算,一个月的纯利润平均为8000元。
一开始,禹化普想做连锁直营模式,但当他们拥有第三家直营店时,开始打磨品牌。想要与大品牌竞争打开这个细分市场领域,必须吸引加盟商。
“每卖一个面团给加盟商,他们赚8毛,我们只赚五毛,薄利多销。”禹化普说,按10个月算,5家加盟店每天至少购买2500个面团,一年仅靠卖面团营业额能达到100万元。
连锁店坚持手工制作
2011年10月,仍在电子校攻读信息管理的大三学生禹化普认识了在大学城西街做手抓饼的许少波。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连锁经营,许少波专注于技术改良,而他负责开店营销。
随着2012年大学城西街两家分店步入正轨后,禹化普开始扩张脚步。去年他新增了一家直营店和5家加盟店,杀入了大学城。“大学城八所院校差不多15万人,70%都吃过我们的手抓饼。”如果说4成靠营销,那么口感占六成。油酥面团是手抓饼口感的关键,禹化普一直坚持在自建的加工厂里手工制作,拒绝机器加工。
禹化普计划最近2-3年在西南片区打开手抓饼市场。现在他的困惑是,随着市场不断扩大,管理、资金、人员问题就显得力不从心。
大学生创业故事事迹【篇4】
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三江镇的90后小伙刘伟伟自幼便伴着马蹄长大,因为缺乏客源,自家种的400亩马蹄销路并不好。为谋出路,有着电商工作经验的刘伟伟便想到通过网络营销将自家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从第一笔网络订单到今年年初,我们借助网络销售出去的马蹄有60多万斤,销售额达120多万元,占马蹄总产量的40%,网络销售已成为重要的销售渠道。”刘伟伟说。
90后小伙回乡网上卖马蹄
刘伟伟出生于1991年,2013年大学毕业后在沿海一家大型企业做电商工作。2014年7月,父亲在家里注册开办了公司,主要从事马蹄种植和深加工,年轻的刘伟伟想跟父亲一起干出一番事业,毅然放弃外面薪水不错的工作,回到三江镇和父亲一起创业。
由于自家种植马蹄的时间不长,没有客户,只能依赖别人介绍,种植的400亩马蹄销路并不好。刚回到家乡,如何打开销路成为刘伟伟最“头疼”的问题。“我平时喜欢玩电脑,就到一些网站、贴吧上去发我们公司产品的信息,半个月不到,果真有一个广州客户主动联系我,一下子就要了30万元的马蹄。”
尝到第一笔网络销售单的甜头,刘伟伟便将更多的心思花在了网络营销上,不仅创建了公司的官网网页,还时常在贴吧发布公司简介以及联系方式。
“如今,客户遍及全国各地,借助网络销售,公司的利润也有了很大提高,去年全年的销售额达200万元,利润率近20%,达到40万元。”刘伟伟说。
电商为三江镇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在利用电商开辟了产品销路、提高了产品知名度的同时,电商也在倒逼着乡村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刘伟伟介绍,今年9月,企业的深加工厂房将建成投入使用,主要生产马蹄糕、清水马蹄罐头、罐头马蹄片、速冻马蹄丁、速冻马蹄片等产品。
同时,也将重点开拓企业的电商渠道,通过淘宝、微信等渠道销售深加工产品,打响三江马蹄的品牌。
而在三江镇,除了刘伟伟,还有很多的村民利用电商为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三江酱菜制品厂是镇上的老牌企业,但产品的销路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08年,企业的销售额也只有80万元。
近几年,酱菜厂开始利用电子商务销售产品,当地长期在厂里进货的淘宝网店主也有十多家,江西最大的绿滋肴特产超市也是厂里的大客户,2014年企业的销售额增加到200多万元。“2013年,我们厂还从山东购置了先进的烘炒和高温杀菌设备,产品口味好了,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南昌县三江镇酱菜厂老厂长余真辉告诉记者,电子商务也正在倒逼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
大学生创业故事事迹【篇5】
侯云洪:大学生创业卖猴赛雷小面,月销量过万份
大一暑假工地打工42天
侯云洪,济南大学2015届毕业生,所学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学校最有特色的专业之一。在同班同学的眼中,从一入校开始,他就是个爱折腾的人。
作为班长,他的学习成绩一直稳居前列,课余时间总有忙不完的事情:组织成立日照老乡会,组织篮球赛、英雄联盟比赛,担任腾讯TG精英社负责人,担任学校跑步协会负责人……对他自己而言,上学期间最难忘的一次经历,发生在大一那年暑假。
侯云洪的老家在日照莒县,而他学的专业与建材水泥行业相关。在他看来,要想全面了解这个专业,必须去工地。大一那年暑假,通过亲戚介绍,侯云洪赴北京打工,从事最脏最累的水泥工。
“一共42天,我和那些工友们同吃同住,干着同样又脏又累的重活儿。”侯云洪说,上大学之前,他基本没出过远门,也没到工地上打过工。那年夏天,北京酷暑难耐,吃的是没啥味道的大锅菜,住的是脏乱不堪的板房;一天高强度的工作下来,他累得倒头就睡。
“想过提前退出,想过放弃算了。”他说,“但是,既然出来了,退缩多不像话呀,还不被人笑话?”最终,一共50天的暑假,他在北京的工地咬牙坚持了42天。
站上山顶的人,不会再觉得山高。之后的暑假,侯云洪都会去外地打工,北京、青岛的建筑工地都去过。“晒黑了,结实了,抗压能力也更强了。”小侯笑了,脸上写着得意。
找到好职位却决心去创业
大学四年级时,各种互联网外卖平台开始兴起,侯云洪在学校附近的后龙美食街做兼职,给一些商家送外卖。
新兴行业缺乏监管,一些黑作坊混迹其中,导致食品安全隐患;再加上很多店铺都是夫妻店,整体素质也不太高。
注意到这些问题,侯云洪心中萌生起创业的念头,他打算依托济南大学3万多名在校生,打造一个与高校、互联网、餐饮、外卖相关的品牌。
毕业季,同学们忙着东奔西走找工作,侯云洪也不例外。南京一家水泥行业的上市公司来招聘,侯云洪和系学生会主席等几个人经过层层筛选,走到了最后的面试环节。几番比拼过后,他成为最终被录取的唯一人选。
就在大家都在羡慕他找了一份专业对口、收入稳定的工作时,侯云洪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工作,自主创业!
经过前期的考察、选址,2015年3月,他在济南大学西南门附近开了一家名为“壹品居”的餐饮店面,准备给学校及周边的居民送外卖。
对此,身边很多同学都不理解,甚至有些怀疑,倒是父母给予了肯定。“父亲是一个很懂我的人,他说只要你自己觉得对的,我们就支持你。”侯云洪说,创业这一关,在父母那边基本上没有阻力。
为改良配方当学徒“卧底”
跑开店手续、进行店面装修、招聘内厨和送餐人员……创业初期,事无巨细,都需要自己来张罗。“现在回头想想,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侯云洪觉得,北方人大都喜欢吃面,可做外卖的很少有人卖面,这是因为面容易糗,“配送不到半小时,面就成了一坨,影响口感”。
2015年开始风靡济南的重庆小面,给了他极大的启发。他到济南的几家店面取经,对方都说加盟费需要3万元,否则不能泄露配方。“创业初期,资金肯定是大问题,3万块可不是个小数目。”侯云洪说,大不了自己跑趟重庆呗。
说走就走。他独自一人跑到重庆,在当地最有名的一家小面店里干起了学徒工。半个多月下来,他就对原材料、配方以及各种工艺了然于胸了。
回到济南后,侯云洪又专门向学校的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专家,请教如何解决面条易糗的问题。“我的态度很诚恳,加上又是本校的学生,这些食品学方面的大腕们丝毫没有架子,给我做了详细的解答。”
通过反复试验证明没有问题后,2015年9月4日,一款“猴赛雷小面”正式上市了!
店里煮面的锅越换越大
产品没问题了,但如何卖出去却成了难题。“在美团外卖平台上,一开始我们的店面排名很靠后,很难争取到顾客。”侯云洪说,那段时间他经常失眠,甚至整宿睡不着觉,脑袋里想的全是如何把店面的排名提上去。
一天,他发现学生当中的口碑营销非常关键,于是把目光投向了校园。
“上学的时候,认识不少各个学院学生会的人,还有很多各类校园明星、校园达人。”侯云洪说,他邀请了各个学院各个专业的学生来试吃,根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良口味、调整价位,再通过他们把“猴赛雷小面”宣传出去。
“营销,有时候感觉和恋爱差不多,就是‘认识你、了解你、爱上你、娶回家’这样的四部曲,线上线下的各种优惠活动开展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们的产品。”侯云洪说,第一批顾客很关键,我们对每个客户每个订单进行了电话回访,根据大家的意见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
慢慢地,销量上来了。从几百份到几千份,店里的锅也从普通的小锅越换越大。直到有一天,月销量达到了一万三千份,创造了美团外卖济南地区的新纪录,并且至今无人打破。目前,每个月的销量稳定在一万份左右,排名稳居餐饮行业榜首。